第529章 三公(第2/2頁)

方雲心中聞言,也不禁替張英高興。有了太傅這番話,張英基本上前途無量了。

“方雲替張英,謝過太傅了。”

方雲道。

太傅擺了擺手,沉默片刻;開口道:

“方雲,你在上京城西北角那片梅花樹要中的事情,我和太保、太宰都已經知道了……”

方雲聽到這句話,心中微震。上京城西北角的梅花樹林,不正是儒家夫子所居的地方嗎!

果然太傅下一句道:

“夫子是我們三人的老師,當年你雖然是誤闖入梅林。但多少也是和夫子有了緣份。於情於理,我們都希望你加入儒家,走上正道。這也是當年,我破格向四方侯府發出請柬,希望收你為記名弟子的原因。”

“不過,天心莫測,你最終還是加入了兵家。然而,正如你自己所說。無論是兵家還是儒家,均是為朝廷,為社稷江山出力,究竟從文還是從武,都無所謂了。我和我們都可以算是夫子的學生,這次招你過來,一是揭開這層關系,二是有一句話要送給你。”

太傅說至最後一句話,神色極為嚴肅。

“老師請說,學生洗耳恭聽。”

方雲誠聲道。

“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亦謀其職。我希望,你將來不管做到了什麽職位,都能夠言如其實。為社稷江山,為天下百姓謀福社。真正的做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我希望你牢牢記住,你剛剛踏出的最後一步!”

太傅說罷,神色嚴肅,死死的盯著方雲。

聽到太傅提到剛剛入門的最後一步,方雲全身一震,隨即一動不動。他的頭顱微垂,目光閃動,若有所思。

良久,方雲站起身來,長長地躬了一身:“學生謹記太傅教誨。”

“嗯。”太傅點了點頭,揮了揮手,不再多言:“京城政務繁忙,我便不再多說。你下去吧。”

“是,學生告辭。”

方雲深深行了一禮,退了出去。這一次,甫道中卻沒有任何異樣。

方雲離開之後,一陣腳步聲傳來,兩名皓首銀發的老者走了出來,在太傅停了下來。這兩人,一人氣質儒雅,神態波瀾不驚,仿佛太山崩於前,也不會絲毫變色。而另一人則一股皓日高懸,端坐虛空,寂然不動,普照億萬空間的氣息。

這兩人便是與太傅齊名的太宰與太保。三公之中,真正的打理朝政最多的,是太宰,資政閣、輔政閣,七十二元士、翰林,連同天下儒生,都受命於太宰;學問最高,歷為帝師的是太傅;而武道修為最高明,身負維續儒家香火傳統,保護天下大儒重任的,則是太保!

太保望了一眼方雲離開的方向,驀然霍步走出,掀開黑色帷幔,手掌一伸,攤在地上八丈余長的羊毛地毯,立即翻了過來。毛毯的另一面,現出一行方方正正的毛筆字,分別是:信、智、禮、義、仁、悌、孝、忠!

離帷幔最近的,是個“忠”字。這八個字,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礎上,加上了“悌、孝、忠”!

“八德之中,他踏過了信、智、禮、義、仁、悌、孝七個字,卻在‘忠’這個字上,停步不前。”

太保望著方雲離去的方向,喃喃道,聲音中似乎蘊含著一股奇特的意味。

“‘信、智、禮、義、仁、悌、孝、忠’這八個字,以‘忠’為首,所以,我將忠字放到了最後。此子雖然武力、智謀,絲毫不缺,且得夫子青睞。不過,心中無‘忠’,則官越高,權勢越重,越發對國無益。若是讓他做上王侯之位,恐怕於國無益,將來要埋下重重禍患,引發滅國之禍!”

太宰嘆息一聲,撿起寫著“忠”字的羊毛地毯,道。

太傅聞言搖了搖頭:“百善孝為先。把忠字,掛在孝字前面,只是我順你的意思。他能跨過孝字,也能跨過悌字。擁有孝悌之義的人,又怎麽可能是亂臣賊子?”

太宰默然不語,轉頭望向太保:“師弟,你的意思呢?”

太保神色淡漠,平靜:“我只知道,他跨過這八個字,最終站到了太傅面前!”

此話一出,室內立即一片沉默。片刻之後,太宰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準他封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