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諫議(第2/2頁)

吏部這樣的爭論,幾乎在其他各部同時上演。作為朝廷大員,他們的言辭相對比較緩和一些,但態度同樣鮮明。一時之間,各部幾乎分倒成三方。一方贊成,一方反對,另一方不知該如何自處!

輔政閣、議政閣,甚至三公所在的太和殿,這樣的爭議,不絕於耳。一門三侯的爭議,已經遠遠不止於方家本身。

方雲與儒家向來極有緣份,甚至他的老師就是大儒郭伯濟,更甚至得到儒家之首夫子的接見。可以說,不管是輔政閣,議政閣,還是六部,許多儒家大臣對於方雲都是有好感的。但是這件事情關系太大。並不只是一個平妖大將軍封侯那麽簡單,在大是大非面前,儒家從來講究網正不阿,並不會因為方雲與儒家緣淵極深,就一味包庇,縱容、袒護,這是一種原則問題,是一種儒家精神!

方雲封侯,真正是震動天下。朝廷幾乎所有官員,全部卷入其中。而上京城的茶館、酒家、學館等處,但凡有儒生聚集之處,都是關於方家的議論之聲。有人說,四方侯鎮壓邊荒二十載,半足未踏入上京城,對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忠臣,朝廷就該讓方雲封侯,也有人說方家一門三侯,真的太過。總之,所有人的情緒都非常激動。

上京城學宮,氣氛極其熱烈。與外界不同,這裏的學子,幾乎是一邊倒的贊成方雲封侯。不管怎麽說,方雲畢竟是從學宮中走出去的。方雲封侯,學宮中學子,都覺得頗有面子。而且方雲的軍隊之中,召收了大量的學宮學子,在學宮的普通士子之中,倒是頗有人緣。

“真是的!封個侯而已,那有那麽嚴重。而且那麽多人可以封侯,為什麽小侯爺就不能封侯。照我看啊,小侯爺就該封侯!”

一名學宮士子站在亭子韋,激烈陳辭道。

“不錯!不錯!小侯爺就應該封侯,他不封侯,誰還能封侯!”

“嗯。他不封侯,難道還是楊謙、李平那些家夥封侯?!”

學宮之中,立即是一片大笑之聲。楊謙和李平在學宮之中,現在是極不得人緣。隨著方雲的強勢崛起,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乎平鼎侯和鎮國侯的虎威了。他們應對方家尚且自顧不暇,還有時間來耍威風?

這些學宮中的學子並不知道,僅是一墻之隔的地方。幾位兩鬢花白大儒,正端坐在房間中,一動不動,默默的聽著窗外的議論著。

“伯濟,你這位學生,在學宮之中,可是極受歡迎啊!”

前任三品通議大夫淩公績坐在郭伯濟的對面,嘴唇蠕動,緩緩道。房間裏,除了他外,還有方雲的老師郭伯濟,以及耿季行、劉公壽、楊孝直等方雲已經見過的大儒。

他們這次滯留京城,是應三公之請,在學宮之中,教授一段時間的。沒想到,正好碰到方雲封侯,這件現在震動天下的大事!

“一門三侯”這件事情,現在的影響已經超過任何一件事情。各州各府的儒生,幾乎都參與到了其中。

郭伯濟聽到淩公績的話,沉默不語。方雲是他的學生,儒家有言“大公無私”,但同樣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作為前資政閣正二品通奉大夫,按理他應該“大義滅親”,加入到反對的浪潮中,以示公正。

但正是因為方雲是他的學生,郭伯濟和他相處過不短的時間,郭伯濟知道,方雲乃是江山社稷棟梁之材。“封侯”,對他對朝廷都是件好事!

方雲年紀輕輕,正是氣血方剛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潑他冷水,郭伯濟擔心這對他會是個打擊,對於朝廷並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