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前往南方(第2/4頁)

赫爾故作姿態地皺起了眉頭道:“不是說,三大行省的動亂已經被徹底平定了嗎?怎麽會又有匪徒出現?再說布朗頓有一個大隊的空騎,還對付不了一幫匪徒嗎?”

對於赫爾的責問,那個軍官實在沒有辦法回答,要知道赫爾冒充的這個人的地位,遠比小小的中尉軍官要高得多:帝國第一鋼鐵集團的董事、密斯康鋼鐵聯合的新任負責人、馬科尼文的大地主、世襲貴族,這幾個頭銜,足夠讓這位軍官感到發怵,再說赫爾又不是軍隊的人,對軍隊橫加指責用不著負任何責任。

“非常抱歉,這件事情很難解釋清楚。”軍官只能退讓,“我們為您準備了住宿的地方,想必用不著幾天時間,道路就暢通了。”

說著那個軍官轉身向廣場對面走去,那邊拴著十幾匹馬,馬屁股上烙著陸軍的標志。

赫爾裝作不太喜歡騎馬的樣子,當然這同樣也是表演,他本人的馬術一向不錯,後來有一段時間還專門練過,不過他現在冒充的那個布倫斯·馮·菲利普,卻並不喜歡騎馬。

既然他這個主要人物不擅騎馬,那兩個軍官和負責保護的士兵,也就不敢駕馬狂奔,一行人就像是遛馬散步一般,慢悠悠地穿過納瓦爾多。

這一路之上,能夠看到的全都是車馬行,路邊停著一排排的大篷車,這些大篷車擠得很緊,一輛挨著一輛,大篷車裏面全都是空的,在路的另一邊,放著一大堆雜物,有床、水桶和火爐,看樣子這類東西全都要另外租借。

赫爾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些,亞法人如果要舉家遷徙,最多會帶著財物和最值錢的東西,坐上驛站馬車就走,而不會像貝魯人那樣,大篷車裏幾乎能夠塞下一個家。

不過走著走著,赫爾感到有些異樣,這些貝魯人實在太窮了,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東西,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又破又舊,為了能夠剩下一個銅板,會站在路邊和車馬行老板錙銖必較地討價還價。

看得出,他們把這次南遷當作是改變命運的絕好機會。

在貝魯帝國的這段時間,赫爾已經知道,這裏的窮人是真正的貧窮,和他們比起來,亞法的窮人要幸運很多。至少在亞法沒有那麽多地主。

貝魯的地主把土地看得很重,他們絕對不會讓任何人白白住在他們的土地上,就算那片土地貧瘠得沒有任何出產,也情願拋荒著,而不允許任何人在上面耕種或者作其它事情。

所以在貝魯,一無所有的人比比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幹脆加入軍隊。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貝魯盛產優秀軍人和工人,畢竟選擇的余地比其它國家多得多。

除此之外,赫爾還知道另外一個原因導致了貝魯帝國窮人眾多,那就是帝國鼓勵企業互相兼並。

在貝魯,那些小企業根本就沒有存活的余地,除了像約翰·馬希和老可魯布這樣的傳奇人物創立的小公司能夠成長起來之外,其它的小企業最終全都會被大型公司吞並,大公司把小企業吞並之後作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裁員,除了技師和工程師之外的其它人一律會被裁撤掉,理由往往是為了提高效率。

知道這一切之後,赫爾常常感到貝魯人相當可憐,特別是那些窮人,但是他並不會同情這些人,畢竟他們是侵略者。赫爾永遠不會忘記,他是一個亞法人,至少曾經是一個亞法人。

一隊人離開了納瓦爾多之後越走越快,如果不是顧慮到隊伍裏面有尊貴的菲利普先生,那些士兵恐怕早已駕馬狂奔了,貝魯的士兵全都擅長騎馬,騎馬並不是騎兵的專利,在古斯塔夫時代,貝魯人就已經用馬大量並且快速地運送士兵,而且這些擅騎的士兵,隨時都可能作為騎兵派上用場。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

半個小時之後,轉過一片山坳,一座兵營近在眼前。

這是一座並不大的兵營,駐紮在這裏的最多也就三百人,戒備也不算森嚴,除了一門火炮之外沒有什麽重武器,自然更沒有“六管轉輪機槍”這類新式軍械。

站崗的人顯然認識那兩個帶路的軍官,不過仍舊將十幾個人全都檢查了一遍,才把他們放了進去。

進去之後赫爾才發現,這裏是一座軍火庫,只不過因為戰爭結束的緣故,這座軍火庫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價值,裏面只放著很少一部分軍服棉被之類的物資,根本就沒有槍炮彈藥之類的東西,怪不得戒備並不怎麽嚴密了。

“再一次表示抱歉,這裏沒有單獨的房間,唯一的軍官營房也是四個人同住。”那個軍官說道。

赫爾並不在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每一個前往南方、非軍方的重要人物,一路之上都在嚴密的監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