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憶之旅(第3/4頁)

但是戰爭一開始,以往那些向亞法出口糧食的國家,幾乎一致將糧食的價格擡高了一倍,軍隊的采購加上日常的需要,使得亞法國內糧食價格上漲了三倍。

雖然這些東西的價格在貝魯同樣有所上漲,但上漲的額度遠遠沒有如此巨大,加上貝魯帝國采取戰時國家強制采購的辦法,使得軍隊所需的物資,比平時還便宜很多。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讓貝魯帝國在戰爭之中獲勝。

赫爾原本並不知道這些,甚至連齒輪這個精通情報收集的人也對此一無所知,還是在閑聊之中,從菲利普的口中得知這一切。

菲利普這個人對軍事一無所知,可以確信他也絕對沒有興趣去了解這些事情,他會懂得這些,無疑是貝魯帝國宣傳的結果,這種宣傳絕對不可能是一兩年間的事情。

可想而知,貝魯帝國早就為了這場戰爭在進行準備。赫爾無奈地發現,亞法不可能不敗。

懷著一股郁悶之氣,赫爾一路上什麽話也沒有說。他也沒有什麽話好說,四周全都是閑人,想要和齒輪商量事情還得斟酌字句,唯恐泄漏了秘密。

至於和齒輪閑談,赫爾還沒有那樣的心情,他們倆雖然合作愉快,但是性格、愛好全都不同,他比較時尚,對新的東西全都很感興趣,同時他的根基很淺沒有念過什麽書,知識範圍有限,齒輪正好和他相反,齒輪的審美偏向傳統,對於歷史和文學感興趣,博覽群書的他和菲利普倒是很談得來。

赫爾又不可能和旁邊的人閑談,作為一個間諜,得到的第一個警告就是不能夠多嘴,說得越多越容易出錯,除非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能夠像騙子哈倫那樣,將真相隱藏在滔滔不絕的謊言之中,才可以無視這個警告。

赫爾倒並不擔心自己的口音之中露出破綻,他原本就會說貝魯話,不過真正的保障還是他煉制的那張面具“哈倫的欺詐”,這張面具可以讓他流利地說七國語言,而且每一國語言還可以分成幾種口音。現在他模仿的就是貝魯南方人說話的味道。

閑的沒事他偷偷地觀察著四周,他觀察得非常小心,更不敢動用盲感,那東西雖然好用,卻也很容易暴露。

朝著四周掃了一眼,赫爾就發現角落裏坐著的一個人有點問題,這個人孤身旅行,打扮得像是一個商人,但是這身衣服穿在他的身上就是有那麽一股不搭配的感覺。

這是赫爾十幾年作裁縫練就的直覺,絕對比盲感還靈。

另一個可疑的地方就是,這個家夥眼神閃爍,時不時地朝周圍的人張望兩眼。

赫爾很快就注意到,這個人每一次看別人,總是在有人說敏感話題的時候,這個人觀察的時候非常仔細,而且很有章法,都是先看說話人,然後看旁聽者,最後再掃一眼四周聽到的人的反應。

秘密警察,赫爾的腦子裏面閃過了這個念頭,這個人十有八九是秘密警察。

貝魯帝國秘密警察的數量之多是相當有名的,不過多到連每一節車廂裏都會安插一個,那實在太令人難以想像。

赫爾不由得看了看前後左右,他看不出這節車廂除了他和齒輪,還有什麽值得監視的目標。

這個秘密警察監視的絕對不可能是他們倆,赫爾對此很有把握,如果有人監視他,他絕對會感覺出來。

當一個人的感知靈敏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一種類似直覺的東西,他的直覺並不能夠讓他預知危險,但是卻可以告訴他監視者的存在。

這樣一節普通的車廂怎麽會安排一個秘密警察?赫爾看著窗外腦中飛快地思索著。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說話的聲音,無意間飛入了他的耳朵:“現在已經幾點了,我們離開梅侖多久了?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到達泊利?”

赫爾完全下意識地用手掏了掏放在胸口插兜裏的懷表,突然間他的眼前一亮。

對啊,這輛列車是從梅侖出發前往泊利,而梅侖又是以重型工業而聞名,那裏除了煉鋼廠、機械廠、造船廠之外,貝魯帝國為數眾多的各類兵工廠也有不少。

如果是在以前,他肯定對這種事情非常感興趣,可惜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是亞法軍事情報處的間諜,貝魯帝國的軍事情報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感興趣,知道這些不但不是好事,甚至可能會是禍害。

為了躲避那個秘密警察的監視,赫爾幹脆閉上了眼睛。

六百多公裏的旅程算是相當漫長的了,就算在這種平整得沒有一點斜度,更是很少急轉彎的鐵軌上奔跑,也需要十幾個小時。如果是坐馬車的話,半路上還得找地方過一個晚上,坐馬車走夜路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

普通的馬車絕對不可能始終保持很高的速度,就算拉車的馬受得了,馬車也會被顛得散架,而這些鐵軌列車就沒有那麽多麻煩,而且每隔幾十公裏就會有一個車站,讓乘客上車的同時,拉車的馬都會被調換一批,原來的馬將被帶下去休息,等到下一班列車來了的時候,它們肯定已經休息夠,也完全恢復了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