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紅松喋血(第2/5頁)

至於亞法,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就代表著時尚、奢侈和享受,麗達的父親垂涎於奢侈品生意絕對不是平白無故,奢侈品是真正一本萬利的生意。

亞法的缺點也很明顯,機構臃腫、政體龐大、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所有這一切都使得亞法變得越來越老邁,再無當年稱霸大陸的雄壯。

島國德布雷頓以科技最為聞名,雖然貝魯有後來居上的味道,不過至少眼前,最精密的機械、最優秀的工人,還只能夠在這個島國找到。

不過這個島國缺乏足夠的資源,它的發展只能夠依靠眾多的海外領地,不像貝魯帝國,那廣袤的土地埋藏著各種礦藏。所以想要開設大型工廠的話,貝魯是最好的選擇。

滯留在紅松鎮的這一整天時間,赫爾一直在規劃著他未來的帝國。

車隊在紅松鎮停留下來之後就不走了,按照車行的說法,之所以在這裏滯留,是因為需要更多的人一起翻越格魯瑟恩峽口。

自從三大行省劃歸貝魯之後,貝斯山脈就成了盜匪出沒的地方,通往教廷的幾個山口成為了匪徒最喜歡出沒的所在。

貝魯當局對於其他地方的盜匪,打擊的力度頗大,但是偏偏卻對逃入貝斯山脈的匪徒不聞不問。

或許當局原本就希望,能夠依靠這些匪徒來封閉通往教廷的道路,用這些匪徒來阻擋希望逃離三大行省的人們的腳步。

時間一長,其他地方被圍剿得沒有活路的土匪,就全部集中到了這裏。

據說貝斯山脈有人大小小各路盜匪團三百余個,這些盜匪團大的有數百人,小的也有幾十個成員。

格魯瑟恩峽口是附近唯一通往教廷的通道,不走這裏的話,就只有翻越高聳的山崖。

貝斯山脈並不高,海拔只有兩千多米,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那是一個難以穿越的挑戰。所以車隊如果不走的話,沒有人敢孤身一人上路。當然這裏面並不包括赫爾。

從領頭的幾個人那裏聽說,車隊要在紅松鎮多逗留兩天,還要等到另外一支規模頗大的車隊會合,然後一起同行。消息傳來,眾人只能夠無所事事地在小鎮上轉悠。

赫爾大部分時間都在鎮外遊蕩,他總是找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研究“寸步挪移”。

“寸步挪移”是他給新滑翔術起的名字,雖然還沒有完成,效果已讓他感到滿意。

紅松鎮四周是大片的紅松林,紅松的密度很大,如果是以前的滑翔術的話,滑不出幾米肯定一頭撞在樹上,但是現在,運用起未曾完成的“寸步挪移”,他可以像是一條滑魚一般,在裏面迅速遊走。樹木再茂密、地形再復雜,對他也沒有絲毫阻礙。

除了自己練習,赫爾有時候也通過抓捕小動物,練習一下實用技巧。最好的練習對手是紅松林裏的倉鼠,這種小東西奔跑的速度快,而且頭腦靈活,逃跑的路線從來不會是直線,總是繞著樹木不停打轉。

“寸步挪移”裏的很多缺陷,都是在追逐抓捕這種小東西的時候發現的,而這些小東西逃跑的技巧,也給予了赫爾許多借監,這些技巧全都被他融入了“寸步挪移”之中。

因為每天都有收獲,所以赫爾並不反對在小鎮上繼續待下去。

小鎮並不小,規模比以前的雪露特還要大得多。

這座小鎮依山而建,最高處建造著一座了望塔,那是最明顯的標志。山腳,也就是小鎮的最周邊,修建著一道矮墻,墻有一人多高,這種高度的矮墻主要是用來阻擋馬匹。

墻頭還有木質的圍欄,那都是用直徑一尺的紅松木兩頭削尖深深釘入土裏,木墻高兩米,後面搭著支架,小鎮的守衛可以站立在支架上朝外面射擊。

這絕對是個易守難攻的所在,這些工事雖然簡陋卻有效,所以貝斯山脈裏面的三百多個土匪團,拿這個小鎮一點辦法都沒有。

像赫爾這類的旅行者,並不住在小鎮上。在小鎮的邊上,那圈圍墻的旁邊,車隊的馬車圍攏停放著,馬車和馬車之間掛著撐開的油綢,就像是一頂頂帳篷,他們就住在這裏。

按照紅松鎮上的人的說法,突然間湧入這麽多人,紅松鎮根本沒有地方安排住宿,所以不得不委屈大家露宿或者住馬車;晚上女人睡在馬車裏,男人就在外面的帳篷睡一晚。

露營對於赫爾來說並不新鮮,不過和這麽多人一起露營,他還是第一次。

人多的地方就會形成一個小的社會,這裏當然也是如此。

這雖然是一座小鎮,卻什麽都貴,除了清水什麽都要錢,一塊肉排要六馬克,都快趕上梵塞最昂貴的幾家餐館的價格了。

赫爾當然不喜歡讓人宰一刀,他和其他人一樣都依靠幹糧度日。

像往常一樣,就著清水啃了幾個幹面包,晚餐就算是打發過去了,女人和孩子們有的早早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