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隱(第2/4頁)

韋彥道:“放心吧。她懂玄門法術,有通神鬼的能力。”

“她是一個神棍?”

“唔,差不多吧。”

李溫裕更懷疑了,滿臉愁容。

兩人等了一會兒,白姬才施施然飄下來。她隨意穿了一身白色長裙,挽一襲月下白紗羅。她的長發來不及細梳,漫不經意地用月牙形的牛骨梳綰成髻,有幾縷發絲斜斜垂下,掠過她俊美的臉龐。

白姬用眼角瞥過韋彥和李溫裕,心中已經明白是什麽事了。她笑著坐下,道:“剛才在靜坐冥想,虔心向佛,勞韋公子和這位公子久等了。”

明明是在睡覺懶床,這條龍妖說謊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元曜在心中腹誹。

李溫裕看見白姬,瞬間張大了嘴,雙眼死死地盯著她,道:“你……你……我見過你……”

韋彥和元曜見狀,一齊道:“白姬,你不會坑過小郡王的銀子吧?”

“白姬,你不會坑過這位兄台的銀子吧?!”

白姬笑了,道:“我長得面善,大家都看我眼熟。不過,我是真沒見過這位公子,想必公子認錯人了。”

李溫裕搖頭,他居然忘了禮節,探過身去一把抓住白姬的衣袖,苦苦哀求:“我沒有認錯人。我見過你的畫像。你一定認識瑤姬。請你帶我去她的仙府,我思念她,深深地思念她。”

元曜、韋彥面面相覷,不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

白姬也滿頭霧水,問道:“你在哪兒見過我的畫像?”

李溫裕道:“我神隱時去的地方。瑤姬,不,雲華夫人的仙府中。”

於是,李溫裕述說了事情的始末。

李溫裕的父親是紀王李慎,唐太宗的第十子,唐高宗李治的兄弟。當年的太子之爭中,李慎和李治有過節,因此李治在位期間,李慎一直被流放在偏遠的封地,不能回長安。李慎雖為王族,但有如平民。直到高宗駕崩,武後掌權的如今,武後為了拉攏一部分李氏王族,就把李慎召回長安,予以恩眷。於是,李慎的子女們也陸續回到長安。

去年,李溫裕也來到了長安。李溫裕在封地出生,在封地張大,這座他的曾祖父建國的都城,他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踏足。

李溫裕來長安不久,正趕上武後顯示恩澤,他和兩個哥哥一起被封為了郡王。李溫裕還沒成家,很快就有很多人來提親,李慎為兒子挑選了鴻臚寺卿韓章的女兒做妻子,婚禮定在三月初八。

三月初八那一天,從早上開始,就下著蒙蒙細雨,李溫裕穿著吉服帶著仆從去迎親。李溫裕在韓府接到了新娘子,回來的路上,細雨變成了傾盆大雨,還夾雜著電閃雷鳴。

李溫裕一行人只好進路邊的一座荒寺中避雨。說來也巧,荒寺中已有另一行迎親的人在避雨。對方是寒門,迎親的人不多,陣仗也不如李溫裕一行人華麗氣派。不過,新郎官倒是十分英俊,一表人才。乍一看,他和李溫裕還有幾分相似。

交談之後,李溫裕得知對方也是接到新娘子之後,被大雨阻困,無法回去。於是,兩方人一起在荒寺中等雨停。

李溫裕等得不耐煩,再加上周圍人多嘈雜,讓他感到不舒服,就沿著回廊去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李溫裕站在荒寺破敗的後院中看雨景。

一個年輕的婢女突然來到李溫裕身邊,道:“小姐請姑爺過去一下。”

李溫裕以為新娘子有什麽事,就跟著婢女去了。

婢女撐開一把竹傘,帶李溫裕走向後院的荒涼處,七繞八拐,帶他離開了荒寺。

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在荒寺後門口,婢女請李溫裕上車。

李溫裕上了馬車,發現新娘子蒙著紅蓋頭,娉娉婷婷地跪坐在裏面。

新娘子道:“大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我家的別院離此不遠,我們先去別院吧。”

李溫裕覺得不妥,但他聞到了一股甜糜的異香,漸漸失去了意識。

馬車冒著大雨離開了荒寺。

李溫裕在似夢似醒的狀態中,只覺得身體飄飄忽忽,如行雲中,不知天上人間。

等李溫裕醒過來時,他發現自己身在一處金碧輝煌的華堂中,金紅色的蠟燭發出光亮,各種家俱古色古香,五色帷帳如同雲朵一般飄逸。

婢女見李溫裕醒了,笑道:“姑爺,吉時已到,該拜堂了。”

李溫裕驚奇,道:“這是哪裏?”

婢女笑道:“這是別院中。因為雨太大,今夜趕不及去您府上,恐怕耽誤了吉時,所以先在此成禮。”

“哦。”李溫裕懵懵懂懂之中,被婢女攙扶去了大堂。

新娘子盛裝華服,正等在那裏。

在鼓樂聲中,李溫裕和新娘子拜了堂,成了親。然後,兩人進入了一間華麗的房間,鴛鴦帳暖,香氣襲人。

李溫裕揭開新娘子的蓋頭,一下子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