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是兵法,亦是規則,其實當人真正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時,就會發現這其實並非只是兵法,而是規則。

勢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若是認真來講的話,它存在於人心中,但可能連人自己都未必能夠察覺,因為那是成千上萬乃至十萬百萬人心中的一種近乎於本能的感覺,放在戰場上,作為勢弱一方,會生出一種敵人莫可擋的感覺,但放在勢盛的一方,就是截然相反的感覺了,哪怕此時雙方兵力上敵強我弱,也會生出一種我能幹死對方的自信。

而如今的陳曹兩軍之間,雙方從將士到各地的官員就處在這種截然相反的感覺中,表現於外的,就是各地曹軍守軍兵無鬥志,將無戰心,關中軍所過之處,曹軍城池望風而降,這種現象,隨著陳默大軍的不斷得勝而越發明顯。

陳默為各地將領擬定了進攻路線之後,便不再去管,具體如何攻城,由各軍將領去完成,陳默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能隨意屠戮百姓,一旦發現,軍法處置,這也是一直以來陳默征戰各地時的底線。

或許因為陳默本身在最底層生活過,所以不管陳默在對敵手段上如何,但對於身處於最底層的百姓,總是抱著一股同情和憐憫,底層百姓不易,生在亂世的百姓更加不易,戰爭想要避免百姓傷亡那是不可能的,但陳默會盡自己所能,去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這些紛紛擾擾的事情,陳默放手給了各軍主將足夠的權限,而他自己,則是帶領兵馬在離開葛鄉後的第三日,抵達了睢陽。

要論見聞廣博,睢陽城城池之堅固與高聳,並不亞於鄴城,甚至猶有過之,但有時候陳默覺得將都城建立的太過堅固的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當敵人真的打到你都城的時候,也代表著整個勢力已經衰敗到一個極限。

就如如今的睢陽,再堅固又如何?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就連曹操自己都沒有信心守住。

“主公,這睢陽城城防相當完善與堅固,我等並未能找到明顯的弱點。”說話的是馬均和劉毅,作為陳默手下的大匠,陳默每次出征都會帶著二人,像遇上堅城或是敵軍拿出一些新奇的兵器,有此二人在,通常都能破解。

軍中有很多兵器,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造出來的,比如威力堪比三石大黃弩,但填裝卻比三石大黃弩更容易和輕便的破軍弩,還有適合近距離快速設計的並發弩,關中軍能有如今的戰力,這兩位大匠可說是功不可沒。

不過這一次,就連這兩位大匠,都難以找到睢陽城明顯的破綻和弱點,可見曹操對於睢陽的營建耗費了多少心思?

“辛苦兩位了,且去休息吧。”陳默聞言倒是不怎麽意外,曹操選擇睢陽作為拖住自己的釘子,看來並非只是因為此地乃是都城。

“臣等告退。”馬均和劉毅對著陳默躬身一禮後,各自告退。

陳默看著二人給自己留下的睢陽城的沙盤,上面用木頭打造了一座縮小版的睢陽城,雖然內部結構是未知的,但兩人根據自身所學,也大概能夠估量內部的格局,整個城池呈不規則的四邊形,東寬西窄,這如果在城外來看,是看不出來的。

孟德兄還真是煞費苦心。

端詳良久,陳默也不得不承認,就算是自己,想要強攻攻取睢陽,沒有十萬兵力是不可能的,這樣的堅城,想要攻破,最好是斷水絕糧,跟他們耗,耗到城池水源枯竭,糧草用盡的時候,差不多就能攻破了,但這個時間會持續很久,睢陽這樣的都城級別城池,就算攻上個一年,陳默都毫不意外。

睢陽不破,陳默也不是沒辦法真的繞擊彭城,截斷曹操退路,這中原之地一馬平川,騎兵正面戰場上不足以獨當一面,但在襲擾、遊擊等方面,卻是步兵所不能及的,但雖然能,但要繞擊斷去曹操後路的話,步兵就得跟上,否則騎兵雖然能夠截斷對方道路,但沒辦法攻城啊,如此一來,正面戰場上,陳默的兵力就不足以在壓制曹操,變相的等於讓曹操騰出了手來,那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眼下雖然大勢已成,但戰爭一日未結束,曹操就算無法全面翻盤,但局部勝陳默一手,也夠讓陳默心疼的,所以陳默只是讓騎兵襲擾,並未集結全力去截斷曹操後路。

斷人後路,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曹操如今手中還有軍隊,真把他逼到絕境,給自己來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絕不是陳默想要的結果。

與其費力去將對方後路截斷,倒不如一點點磨掉曹操的鬥志,將他留在此處。

對於陳默來說,只要除掉曹操,那就算曹家退入青州,也不足為慮,但如果曹操回去的話,那就算只剩一州,以青州的地勢來說,想要徹底攻占,恐怕更要耗費許多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