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2/2頁)

如今陳默坐擁關中,羌人的問題也就成了陳默不能忽視的一點了,扶風、馮翊,更遠的隴西、安定、北地,都是羌漢雜居,若能收納進來,所得人口可不少,而且每年可以少不少兵災。

但這件事上,哪怕是蔡邕都不太支持陳默這麽做。

陳默只能一步步來,先從貿易開始,至少這些願意交好甚至心向大漢的羌族,陳默覺得不能放棄,需要好好拉攏。

“主公,羌族之事,需要謹慎。”一旁的李儒聞言忍不住提醒道,作為陳默的核心謀士團隊,李儒自然知道陳默主張融合羌族之事,但這種事的阻力可不只是朝中反對而已。

“文優放心,此非一朝之功,或許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做到,但至少是個方向,大漢要更加壯大,就該有海納百川的心胸,羌族若能成功,其他如匈奴、鮮卑、烏丸也未必不能,根據巴塔幹所言,中原之外,未必就皆是荒蠻,這天下也並非只有我們看到的這麽大。”陳默微笑點頭道。

巴塔幹為陳默打開了看一個更大的視野,大漢以西,西域更往西的地方,同樣有著萬裏沃土,或許大漢很難將其進占,但交流卻是可以有的,甚至必須有,西方的文化也有其可取之處,大漢需要海納百川的心態來吸納兼容這些所謂的異族思想。

李儒點點頭,陳默有這個心思就好,他最擔心的是陳默年少氣盛,太過激進,那樣就算陳默的想法是對的,急於求成的話,反而會大亂他們原本的步驟。

眾人又商議了一番兼容羌族的可能性之後,話題重新回到關中的治理上,那些東西距離現在太遠,就像陳默所說那般,或許窮極一生都未必能夠做到,眼下重要的還是發展壯大自身。

“如今關中民心漸定,若糧草無憂的話,庶以為,主公集中軍戶之策可以更完善一些,畢竟背井離鄉,終有些怨氣,庶以為,可以適當於軍士家眷一些優待,如此一來,既可除民怨,又可得軍心。”徐庶笑道。

陳默集中軍戶的做法,看似有些不仁道,但若是做得好了,卻能令軍心更向著陳默。

“已經在做,書院已經建好,有功將士之子皆可入書院就學,不過只是這些恐怕不夠。”陳默點點頭。

雖然讀書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奢望,許多人窮極一生都想要求學而不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是這般想法,畢竟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能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一日三餐,為生計而奔波,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真的一心求學的恐怕不多,陳默設立書院讓有功將士子女能讀書或許會讓一些有志將士發奮,但大多數將士恐怕並不關心這個。

不能嘲笑他們目光短淺,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談何未來?

“這個,可以效仿秦法,不過卻也不能完全效仿,若如先秦那般,以軍功換取田地,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練就一支虎狼之師,但天下的田地就這些,總有封完的一天,而一旦無法兌現,恐怕會反噬自身,儒以為,軍戶家眷,可減免一些賦稅,若是立了功勛,可以減免更多,若是戰死,賦稅可以直接減半,直至其子女及冠。”李儒摸索著下巴道。

像秦朝那樣有些太極端了,而且若真那樣直接封地,最終的威脅不會比現在的世家小,於民生也無用,畢竟是四百年前的東西,未必就適合如今,李儒顯然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沒有照搬當年的秦法。

陳默摸索著下巴點點頭道:“文優此言,確有可行之處,這樣,先擬一份章程,我等再進行商議。”

雖然有些事情會拿到朝堂上去議,但一些關乎根本的東西,陳默不會去朝堂上議,而是自己這裏直接拍板決定,如果拿到朝堂上去商議,這種事,以陳默的經驗,拖個一年半載一點都不奇怪。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