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正文完結(一)(第3/6頁)

“有人想離間籍與先生!”項羽惱怒的拍案,得出了結論。

周寧笑著點了點頭,又向他解釋了她為何會生氣,當然不能說他此舉有僭越奪權之疑,於是周寧笑道:“不是你的處置方法不好,只是,你將那些個美人都留在宮中……”

周寧拖長了聲音,“這宮中往後只有你我兩個主子,你再想想,若是我下令留一宮俊男在宮內伺候,你在不在意,氣不氣?”

周寧這麽一比喻,項羽瞬間明白得不能再明白,連忙解釋道:“先生,項籍絕無別的心思!籍早說過願與先生一心一意,白頭偕老的。”又咬牙怒道:“是哪個小人,膽敢這樣陷害於某!”

說著就要來看周寧手中打開的奏折,周寧笑著合上了折子,是她故意“陷害”,不好牽連進來旁的人。

“我自是信你的,所以才說‘按常理我應該生氣’,將軍於戰前沖殺,雖也用計謀,但都是陽謀戰術、正面對敵,與這些個,”周寧點了點自己合上的奏折,“隱晦的彎彎繞繞不同。”

這哪裏是彎彎繞繞,這分明是心思深沉惡毒、不入流的陰謀詭計!

項羽還是很氣,既氣別人這樣暗算挑撥他和周寧的感情的歹毒心思,也氣這樣不入流的手段讓他想起了自己曾被劉季各種陰謀詭計逼到了四面楚歌的憋屈。

周寧笑著順毛道:“將軍的心思太純粹,性情太爽直,與君子交往自是無礙的,換作平常人家也不會有什麽壞事,只是你我如今身居高位,身後有太多的利益牽扯,所以身邊難免會集聚各式各樣的聰明人。”

項羽皺著眉頭,惱怒不消的盯著周寧手下的奏折,憤憤道:“那就把那些個心思不正的都宰了,發現一個宰一個,他們便知道該將聰明才智往哪處用了!”

周寧不禁莞爾一笑,這真是標準的項羽思維,“以什麽樣的名義殺他,人家這折子可並沒有什麽錯處。”

項羽的怒氣一滯,又愣住了,對啊,人家就是單純的問這事怎麽處理,其中的彎彎繞繞是先生給他分析的。

“那我們就這樣吃了這個暗虧?”項羽不可思議的問道,為君者,難道還要受臣下的氣嗎?

項羽一說完,眼睛一亮,又有了主意,“就以玩忽職守治他的罪!”

周寧微微挑眉,不解的看向他,人家這麽就玩忽職守了。

項羽越想越覺得可行,“這樣的小事都呈上來叫先生定奪,先生還要他何用,若人人都如他一般行事,先生便是日夜操勞,也理不完政事。”

周寧笑了笑,“這可不是小事,前朝就沒有小事。”

前朝就好比前任,你對待前任的態度,總是你現任評價你人品的重要參考指標,太近了不行,捧得太高怕死灰復燃,可太遠了也不行,處理得太無情又怕你生性涼薄。

周寧和項羽細細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和影響,項羽聽得一個頭兩個大,這樣需要細細思量、左右權衡之事太考驗他的耐心了,要他每件事、每句話都這麽思慮一遍,還不如直接砍他一刀來得痛快。

項羽的面色有些痛苦,而後看向一邊溫言細語和自己解說,一邊行雲流水的瞥一眼奏折便幾乎不帶思索的落下批示的周寧滿是欽佩,先生這腦子怎麽長的!

“高處不勝寒,身居高位,享受了鳥瞰天下的最佳風景,執掌著無上的權利,也面臨著最高的風險,承擔著最大的責任,能圍繞在我們身邊的都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便果真是無意之舉,我們也得多再三思量,因為天下人都盯著這處。”

周寧說著,又取了一份奏折遞給項羽,“這是周地的商人請求在趙地、楚地等地建立學校的折子,你看看。”

項羽點了點頭,如臨大敵的舉著折子仔仔細細看了三遍,才不確定的說道:“這是好事吧。”

商人們願意主動掏錢建學校,既為國家培育了人才,還不用國家掏錢。

見周寧微笑著不言語,項羽越想便覺得越是,誇贊道:“這周地的商人在王姬的領導下,到底也與別處不同,倒是很知曉些大義的。”

周寧笑了笑,“你以為他們這是單純的做好事?”

難道不是?項羽疑惑又把奏折看了一遍,其上寫的都是好處,除了讀書識字,方便百姓知悉遵守律法、領會中央精神外,還教女子織布,教男子種植,還有許許多多造紙、煉鋼的實用手藝。

並且,項羽逐字逐句的確認,商人們是自願且自費的做此事,不要內庫掏一毫一厘。

“他們是在用錢財來試探我對商人和工人的態度,若我允了他們,那就代表著我對工商業還是抱著鼓勵發展的態度,那麽隨著學校在各地建立起來的同時,作坊也會同時在各地修建起來。”

項羽放下折子,塌下身子,長長的嘆了口氣,怎麽事事都這麽麻煩,事事後頭都有那麽多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