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位極人臣了(第2/2頁)

姒錚偷偷側過臉看了一眼和陸笙問答的沈淩,嘴角勾起一絲淡淡的笑意。當年的決定,可真是英明啊。這神來一子,竟然能鎮壓我大禹氣運。朕,果然是千年來最英明的帝皇。

“陸卿,你做事,朕放心。朕也不希望你對朝廷有所顧忌而束手束腳。朕今天給你交代個底,只要你不舉旗謀反,你做什麽,朕都支持你。朕給你先斬後奏之權,給你便宜行事之權,朕給你調動朝廷一切可調動部門之權。你有任何需要,都可聯絡沈淩,只要你所請,朕無所不應。朕只有一個要求,守護大禹江山,守護朕的黎明蒼生,穩四海之平,鎮江山永固。”

姒錚的話,讓陸笙錯愕當場。

都說最近姒錚有些神經質,有時候冒出的念頭啼笑皆非。可怎麽就突然間冒出這麽一番話?這是一個皇帝該對臣子的態度麽?

要是姒錚是朱元璋的話,陸笙聽完這番話估計回頭就掛印而去了,典型的是要滿門抄斬前奏啊。

可姒錚又不是朱元璋那種翻臉無情的帝皇,若不是姒錚還有點血性的話,前世歷史上最接近姒錚的應該是宋仁宗。一個以身作則的仁君。雖然能力未必多麽強,但操守確實沒的說。

就算年紀大了腦子有時候拎不清,可一個人的性格應該不會改變。那這番話,是真心還是……陸笙不敢這麽輕易的斷定帝王心術。

“陸卿,為何不接旨?”

“臣……惶恐!”陸笙心底還真的有點怕怕,他怕的不是朝廷對他做什麽,他怕豬隊友啊。

“朕算是看明白了,在以前,朕不相信什麽千年大劫。因為朕以為,只要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百官盡職盡責,就算天要亡我大禹,朕亦能攜大禹百姓逆天改命。

八年前,千年大劫謠言此起彼伏,可八年後,朕再也沒聽說此類謠言。是因為千年大劫悄然而去了?是朕已經扭轉乾坤了?

朕一直如是認為,可朕回想而來,卻發現陸卿竟然一刻都未曾停歇。從東海走到西陲,一次次攬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

真正讓天下安心,讓黎明安定的並非我這個大禹帝皇人間天子。而是你陸笙在楚州滅蝗災,破魔宗陰謀,在蘭州滅仙靈宮震懾聖地四方雲動。

大禹有你,安能讓有心之士偃旗息鼓,讓蠢蠢欲動者不敢妄動,讓大禹江山穩固,讓百姓得以心安。朕以為,朕此生最大的功績是以仁孝治國,教化萬民。

但現在朕才明白,朕此生最大的功績便是啟用了你陸笙!未因為你起於微末而任你自流。朕將天下安定交與你,你替朕掃除宇內宵小,朕還你永世尊榮。從今往後,你我君臣不負,朕不會再聽信一言半語你的讒言,對你所做一切,絕無半點疑心。”

這番話,姒錚不該說。無論是帝皇心術還是主從配置姒錚都不該所。說了,等於弱了自己的帝皇身份。說了,也扯去了帝皇的威嚴。

可姒錚怕,怕要是不說清楚以後就沒機會說了。

姒錚怕萬一哪天不小心讓陸笙誤會了,陸笙不管大禹皇朝了怎麽辦?朝堂上下,現在對陸笙還保留著無條件信任的沒幾個人了。

言官禦史死死的盯著陸笙,就等著陸笙犯個錯誤死咬一口。萬一哪天被咬到了,陸笙還知道了……心高氣傲的陸大人受不了委屈跑了?姒錚就該哭了。

這是寶貝啊,該哄著。

不過姒錚是哄得的很到位了,可陸笙聽著有點慌了。這皇帝,今天是吃錯藥了咋地?

不過既然金口玉言開了,也推心置腹了。陸笙倒也不好在矯情什麽。

對著龍紋令躬身一拜。

“臣,遵旨!守護黎明蒼生,罰亂世之人亦是臣之夙願。”

“如此甚好,沈淩,擬旨吧。”

“擬旨?”沈淩有些懵,今天皇帝的心思有點跳啊。

“本來在陸卿蕩平仙靈宮的時候就該給的嘉獎,可朕一直在想,要是現在給了,將來新皇登基後對陸卿將無賞可賞。

但現在,朕想通了,陸卿要的不是賞,而是名分,可以放開手腳的大義。義國公陸笙,屢建奇功,忠勇神武,多次救朝廷於危難,黎明於水火。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朕幾經思量,特重啟大禹皇朝四大國公爵位,封楚州玄天府總鎮兼蘭州玄天府總鎮陸笙,鎮國公爵,執鎮國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