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亂次序(第2/2頁)

再加上之前官府也沒有大力扶持商業的打算,久而久之,商人就不願來楚州,導致楚州的商業停滯不前而後徹底的被吳州齊州等州甩在身後。

楚州,就這樣仿佛被商人遺忘一般,除了糧商出入楚州之外,外人對楚州的了解僅僅是地域遼闊,人口眾多。

“太守大人,您難道忘了楚州悍匪還有天敵麽?”

“天敵?”

“楚州武林人數眾多,他們幹的不就是替天行道保駕護航的事情麽?我們之前切斷楚州百姓和武林實力的利益關聯,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但時間一長他們就會發現他們的收入越來越少,到時候必定會出亂子。

砸了他們的飯碗,也該給他們一個新的飯碗。關乎民生的產業,江湖武林是不要再想了。但這保駕護航的門路,我看正適合。

局時,我們給商人和江湖武林牽線搭橋,讓這些武藝高強的豪俠護送。哪個不長眼的綠林豪強膽敢出手劫道?就算他們敢,事後那還需要我們出手,那些口口聲聲喊著替天行道的人,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

陸笙悠哉的吞下最後一口食物,而對面的賀行之卻是瞪圓了眼睛,過了許久才豎起了一根拇指。

陸笙雖然只是說了一個以江湖武林勢力對付綠林盜寇的設想。但賀行之是什麽人,那可是真正的人精。從這個設想,賀行之瞬間就看出了玄天府在制定一個新的食物鏈。

原本楚州的食物鏈是多方吸食百姓,百姓務農耕種創造財富,江湖武林和鄉紳商行甚至魚龍混雜的各行各業都在吸取百姓創造的財富。

但陸笙加入了商業這一塊之後,將江湖武林和商業綁架在一起,商業和農業同時處於底層完成財富生產,不僅減輕了百姓負擔還成功將武林綁在了自己這一邊。

這樣一來,食物鏈就形成了相互傾軋旗鼓相當的平衡上。商業可觀的利潤遭遇覬覦,武林門派為了維護自己的飯碗必定會為商業保駕護航。百姓抽離其中,可以安穩的過日子。

這,不就是江南道現在的社會架構模式麽?歸根究底,特麽還是玄天府在下一盤大棋。就是太守府的新政,也是大棋中的一顆重要棋子。

“陸大人,感情歸根究底,老夫的新政也是你玄天府計劃中的一環啊?”

“太守大人謬贊了,楚州關系已經僵化,動了任何一條,必定會引起連鎖反應。大人的新政能促進楚州利益重新洗牌,也是玄天府撥亂反正的最佳時機。如果大人不主動提出,我也會提議大人推行商業改革的……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何來誰是棋手,誰是棋子的說法?”

敲定了合作的方向,賀行之高高興興的走了。但他卻還沒有意識到,他自己曾經也是陸笙要面對的坎啊!

玄天府創立,動了誰的蛋糕?最直接的,就是太守府為首的一方官吏體制。賀行之自己都忘記了,在陸笙初來的時候太守府上下對陸笙報以的態度。

推行新政,改革楚州,這是雙贏的合作,也成功的給陸笙掃清他在楚州最大的障礙。

陸笙從來到楚州就開始布局,不斷的刺激賀行之,終於在一年半後,賀行之承受不了民意的誘餌聞風而動了。

而楚州的物產商業,是陸笙故意留給賀行之的甜頭。一旦嘗到,他就會跟嘗了鮮一般欲罷不能。玄天府的創建計劃中的第二步計劃,可以開始了。

一個月後,在陸笙和賀行之的親密合作下,楚州商業啟動計劃正式開始。在陸笙的建議下,選擇了東臨府作為試點。

東臨府武林已經被陸笙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尤其是在十天前五隱門全體搬遷過來之後,東臨府武林更是不敢升起半點反抗的心思。

之後陸笙親自在廬山召開武林大會,陸笙給東臨府武林畫了一張可口的大餅。原本心裏還有些抵觸的門派,全部被這張大餅所吸引。

武林門派,不是純粹的抱著一腔理想而生存,他們最根本的目的依舊是利益。陸笙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既然無法反抗那就默默的接受。

半年之後,東臨府突然間煥發出了新的生機,百姓們突然間發現自己現在過得生活,已經找不到曾經的樣子。

以前一年四季也只有農忙的時候會很忙,其他的月份一般都很閑。但現在,他們有了更多的事情做。

一家人家下地幹活的最多兩個,其他的勞動力都加入到了上山采集,或者工坊做工行列。而收入增產在領到第一個月工資之後更有了鮮明的對比。

口袋裏的錢直接翻了一倍。這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不敢想象的。

口口相傳之下,很多外地的百姓都慕名而來。商業的活力,就像是興奮劑一般刺激著每一個人。在賀行之滿臉紅光的聽著東臨府匯報新一個月的收入業績的時候,在招商引資的政策引誘下來了第一個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