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各方忌憚(第2/2頁)

像這樣的獨立城,整個大禹有五十幾座。原本這種現象沒人會在意,也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麽不妥。獨立城都是當年對大禹有赫赫大功者建立,為忠良之後。

但在去年,內閣突然提出一個獨立城威脅論,著實讓一眾獨立城城主心中不安了起來。

他們的先輩是忠良,難道後人一定也是忠良?而且,獨立城脫離朝廷管轄,又不向朝廷交稅,偏偏享受著朝廷的土地資源。

這讓一眾內閣老爺們心裏不爽很久了。但如果在平時提出獨立城的問題,必定會遇到門閥貴勛門的反彈。但趁著這一次千年大劫基調,提出獨立城的隱憂也就有了條件了。

咱可不是沒事找事,我們是防範於未然。

千年大劫,萬變其中,在眼下的情勢下,天機已經渺茫,發生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而在朝廷擔憂獨立城的問題的時候,卻偏偏派了陸笙來到楚州。

“李城主,你在軍部的消息最為靈通,你倒是和我們說說,朝廷放陸笙來楚州是不是打算對我們動手了?”中南城主有些急切的問道。

“目前來說,我也沒有得到半點消息。只不過原本玄天府是要咱明年才開始設立的,但是陸笙卻來得這麽早讓我感到意外。故而才召集三位城主前來商議一下,匯聚多方情報才能摸清陸笙的來意。”

“對與陸笙此人,我們了解的不多。科考進士出身,在完成科考之後主動要求外放到家鄉。

從他平生和家庭情況開看,的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蘇州百姓。但是,奇就奇在此人仿佛突然之間就有了絕世武功。

在他進京趕考之前,無人知道他身懷武功,更是沒有展露過一星半點懂武功的跡象。但在回到蘇州府,半個月之內就展現出了後天巔峰的武功修為。

後天境界,不足為懼。可是在一個月後,他奉命調查官銀被劫一案。從中牽連到了長陵公主和寧國侯。那時候,陸笙展露出來的武功不弱於長陵。

而真正讓陸笙一戰名動天下的確是去年金陵一戰,一招天外飛仙,直接逼退了劍神柳青雲和劍仙步非煙!

單此一戰,陸笙的武功已經被定為先天巔峰。所以對陸笙的武功猜測一直是被低估從未高估過。在我看來,陸笙的武功恐怕要比他展露的更高。

道境之下,應是無敵。可這,卻又與他的平生資料違背,陸笙今年才二十四歲。如此年輕已經站在絕頂之列,普天之下,除了聖地之中還有誰能培養出這樣的後輩?

所以陸笙的身份和他的武功一樣深不可測,如果沒有摸清他的底細,我們不該輕易接觸。”

“還能有誰?除了南陵王府,誰能培養出這麽驚才絕艷的弟子?而且在京城開始,他就和沈淩有了關系。從蘇州府開始,他一直聽命於南陵王府。

這不是明擺著,這個人是南陵王府培養出來的殺手鐧?

南陵王府將自己的家底都貢獻給了玄天衛,在我看來他是在示範一種訊號。

連四象家族都把家底上交朝廷了,我們這些獨立城主難道不該有所表態。呵呵呵……這是逼供啊!”

“他沈若虛自然願意上交了,誰不知道他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他交出老底,一眨眼說不定皇上就加倍賞賜回去了。但要是我們中了他的邪,把祖宗基業都上交了出去,讓我們子孫後代吃什麽?”

“東方家主言之有理,但是朝廷畢竟還沒有正式向我們開口。我估計,陸笙此來的目的並非是我們。”

“他暫時是不可能動我們,他初來乍到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就算想動也動不了。但是我們不能只顧眼前需未雨綢繆啊,聽聞朝廷最近的風向變了,借此千年大劫,有意整改整個大禹布局。天下門閥,一雙雙眼睛都盯著。上次我女兒回來省親,給我帶來一個看法。”

“你女兒?瑯琊王氏?”

“不錯,瑯琊王氏向來以遠見聞名,他們的看法是皇上不顧滿朝群臣反對不顧門閥貴勛反對執意要創建玄天府,除了削弱地方官吏對百姓的掌控力之外,最主要的是削弱門閥貴勛皇權的限制。

門閥貴勛遍布神州十九州,每一個門閥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說一不二。甚至地方官員優先聽從門閥,其後才是朝廷。

三十年前的動亂,雖然被打壓了,但其實不過是先帝得了漁翁之利罷了。而十年前,當今皇上也是在這種角逐之中漁翁得利登上皇位。

此事已經發生了兩次,當今皇上應該不容許發生第三次。皇位歸屬,門閥貴勛們徹底暴露了其動搖國本的能力。五龍奪嫡,實乃自尋死路。”

此話一出,滿堂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