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令人心驚的大案(第2/2頁)

這算是通南府千年未有的大案。突破口就是東升牙行的一個夥計舉報說很多孩子被秘密裝上大船打算運出。

官府連忙追擊,但還是遲了一步船隊已經出海了。而更不幸的是,船隊出海後不久遇到大風,整個船隊飛灰湮滅。

看著這些,陸笙額頭上的冷汗不禁溢出滴落。

這倒不是被這件案子的沉重嚇的,而是這件案子從開始到結局,都透露著濃濃的陰謀味道。

五千孩童失蹤,在這半年裏官府毫無作為麽?不可能,官府一定在最開始的一個月之內就發現了異常,而後進行了行動。

但是,如此瘋狂的失蹤,卻持續了半年。半年之後,因為失蹤孩童的數量太大而驚動朝廷。可是,半年裏,官府竟然沒有找到幕後黑手?甚至……連遏制這件事持續發生都無法做到?

直到朝廷下死令,半個月之內必須破案!而這個命令,更像是一道催命符。

卷宗中詳細記載這群條命令,半個月內,必須破案,否則,江北道從節使到地方官,全部革職查辦!

之前官府就無能為力,現在卻要半月內破案。陸笙就算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事情的轉機就在最後一天。好特麽巧啊!

一個牙行的夥計,向官府告發了他們牙行參與到孩童拐賣。已經被逼到懸崖的官府頓時感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一個個紅著眼,立刻展開調查,果然,當天晚上有五艘船要從呂四港運出海。而當官府追到之後,船已經出海了。

連忙調船攔截,但還沒等到成功攔截,台風襲來。巨大的風暴卷起的海浪掀翻了船,五艘船全部葬身海底。

最終在官船的尋找打撈下,找到了五具屍體。都是孩子的屍體。

屍體被帶回通南府,經過核實,正好是那失蹤的五千個孩子中的五個。這算是鐵證了。

當天夜裏,牙行上下被官府緝拿歸案,有此牽扯,江北道七家牙行竟然全部牽連出來。連夜審訊,七大牙行的幕後老板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七大主犯,被淩遲處死,數十名從犯,斬首示眾,還有牽連的從犯,家眷,多達數百人。

驚天動地的孩童失蹤案,落下帷幕。

看著卷宗上冷冰冰的記載,陸笙只感覺頭皮發麻。

雖然那五具屍體成了鐵證,可這個鐵證的由來卻充滿疑點。而且,只要有點思維能力的人都能明白,幾個牙行根本不可能把案子做的這麽天衣無縫,否則,也不可能這麽輕易被官府一網打盡。

而且,為什麽孩子最後卻只找到五具?就算葬身海底,也會有其他屍體浮起來。可是從那之後,再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句屍體飄出海面。

顯然,官府在這件事上草率處理了。甚至,不能說是草率處理,而是故意為之。

明明這件案子從頭到尾疑點重重,辦案的官員卻全部成了瞎子視而不見?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昏庸無能,而是因為,那個要命的期限。

限定期限,是害怕官員辦事不利,但這卻也給了官員們破罐子破摔的理由。

一滴滴冷汗滴落卷宗,塵封了十五年的累累鮮血,卻化成了這些冰冷的文字。

牙行該死麽?在陸笙看來,該!牙行從事販賣人口的生意,將人當做貨物買來買去本就不該存在。

但是,牙行卻是這個世界合法的生意,這不是陸笙一個不應該存在就不會存在的東西。

而且,這個世界和前世不一樣。前世的溫飽幾乎都能解決,就算再窮,孩子還能養活。但這個世界,從陰暗面的角度講,牙行既是在害人也是在救人。

有些人家,是迫不得已的將孩子賣給牙行。不是為了那幾兩銀子,而是希望孩子能活下來。不賣,在家裏只能活活餓死。

所以陸笙一直沒有想過對牙行的人進行罰惡,殺他們,保證一殺一個準。但要是沒有牙行,還是會死很多人。

五千多孩子,還有七個牙行上下牽連近五百人……

都沒了!

孩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近五百人被當做了替罪羊……

不錯,在陸笙看來,就是替罪羊。雖然這些替罪羊,以其他罪名調查一定能找出犯罪證據,但不該是以這個案子的罪魁禍首被定罪。

陸笙沒想到,這麽一件滅門案子,竟然牽扯出的不僅僅是倭寇,而且還有十五年前的大案……陸笙感覺棘手,非常棘手。

牽扯太多,多的可能是整個江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