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當年辛秘(第2/2頁)

“那個女人就是漁人族的?”段飛冷著臉低聲問道。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這相互傷害的姿勢,真特麽標準。”陸笙嘴角微微抽動,無語地說道。

“勃然大怒的長陵公主摔長陵衛來到崇明島,趁著漁人族每年冬至年祭的時候下令對漁人族進行了屠殺。漁人族四百七十三條人命,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趙姚終究不是真的泥塑木雕,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也是充滿了惶恐和痛苦。

“真是膽大妄為,長陵公主就算深受先帝寵愛,可也不能做出這麽出格的事吧?這件事要是傳出去,大禹皇室的名譽何在?”段飛臉色鐵青的喝道。

“所以,這件事並沒有傳出去,漁人族全部死於一場瘟疫之中。三天之後,長陵衛撤離崇明島,漁人族的駐地留下了一個墳包。

知道當年這件事的,現在應該已經不多了。老夫一把年紀,倒也不懼什麽。不過既然你們打聽了,余下該如何做你們需好好思量了。

很多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就算明知道是錯的,也只能過去。眼下四海升平,國家日漸強盛,這種有損國譽的事還是就此掩埋了吧。”

“趙大人真是如此想的麽?”突然,陸笙擡起頭目光灼灼的盯著趙姚,嘴角微微勾起一絲狡黠的笑容。

“欽差大人何處此言?”

“如果趙知縣真的不想此事重提,你大可以一無所知而搪塞我們,斷然不會將當年的實情告知。”

趙姚的臉色猛的一僵,過了許久才露出一絲苦笑,“唉,現在的年輕人啊……真厲害!老夫沒幾年活頭了,倒也不怕什麽。只是這二十年來,這件事一直是我的心病。有時候晚上做夢,會夢到有人來擊鼓鳴冤。今天說出來,竟然有種卸下重擔的輕松……”

陸笙可以理解趙姚的心情,人非草木,怎能無情。更何況,一整個部族的滅亡,還是那種被人殘忍滅族的血案。身為一方知縣,卻要裝聾作啞,於心不安也是理所當然。

“當年漁人族就沒幸存下來的?”陸笙還是不信的問道。

“沒有!”趙姚緩緩的從寬大的袖口之中掏出一本名冊,“每年冬至年祭,是漁人族作為神聖的祭祀。就算再遠,漁人族都會趕回來參加祭祀。而且漁人族生活區域就在本縣,他們也從不外嫁。所以那天所有漁人族都在山上,長陵公主來到先是封鎖了上下山道,之後從四路殺上山頂。”

陸笙接過名冊,上面記錄著每一個漁人族的姓名,而在最後,無一例外死於二十年前。

“這件事發生之後,南陵王府立刻封鎖了消息並連夜將此事萬裏加急送往京城。我們都以為,就算長陵公主不會因此處死以正國法,也至少會剝奪爵位貶為庶民。但卻不想,先帝竟然會對長陵公主縱容到如此地步,僅僅回了一個料理後事,不可聲張。”

氣氛瞬間變得沉默了起來,陸笙在崇明縣衙也沒能得到什麽有用的線索,所以也只好告辭離開。

朝陽初生,霞光滿天,與段飛一行人走在到崇明縣的江邊,望著眼前滔滔江水心底卻莫名的迷茫。

陸笙倒也沒有什麽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思想,他的所作所為,基本都是遵從自己的意願。既是習慣於追查案情,也是為了罰惡獎勵。要說有那麽些高尚,那就是宰掉幾個惡人,多救幾個好人。

正如今天聽到的實情,對於趙姚這種朝廷官吏來說,他們不得不在忠義和法理之間權衡。但陸笙卻沒這個顧慮,說起來這個官是撿來的,失去了也沒什麽可心疼的。

要是那件事不是發生在二十年前,而是現在的話。陸笙保證他能把這天都捅破了。

但是現在,此事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知情的人都已經將此事淡忘,陸笙也不便在這個時候翻舊賬,也輪不到他來翻。

“怎麽辦?線索就這麽斷了?”段飛長長的輸出一口氣,臉上的笑容那麽苦澀。

“斷了麽?沒有啊!”陸笙疑惑的回過頭,“只是我們懷疑的目標被否決了,但這條線並沒有斷。至少可以確定,劫匪是通過江底將官銀運走的。”

“可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漁人族,如果漁人族都已滅族,還有誰能做到?”

“漁人族是人,他們不是長著魚的尾巴的鮫人,同樣是人,沒什麽是他們能做到而其他人做不到的。我剛才看過地圖了,就算是漁人族所為,他們也不可能將官銀運上崇明島。我估計,這批官銀已經出了海口!”

“啾——”突然,一聲淒厲的嘯聲劃破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