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漁人族(第2/2頁)

陸笙頓時對那人刮目相看,雖然這個問題很淺顯,陸笙很快也能想到。但能如此敏銳的發現問題,並有邏輯的將其鋪張開來,加以培養此人定然能獨當一面。

“你叫什麽名字?”陸笙欣賞的看著那人問道。

“回陸大人,在下金開!”

“段兄,你手下可真是臥虎藏龍啊。帶地圖了麽?”陸笙連忙問道。

段飛從懷中掏出一份油包,打開油包,取出一張地圖。這是吳州地區的詳細地圖,是比起民用更加精準的軍用地圖。

陸笙指著他們所在的位置,沿著長江移動,“段兄你看,從這裏開始,長江兩岸可以上岸的地方共有八處,但這八處都在官府的嚴密盤查之下。三百萬兩官銀不是小數目,更不是小批量可以運走的。就算他們分成八股上岸,也很難做到無聲無息。除非,他們每人攜帶的非常非常少。”

“就算帶的再少也沒用,別說運輸,就是隨身攜帶一個銀錠,他們都別想蒙混過關。從案發到現在,長江兩岸的關卡從未松懈過。我敢保證,他們不可能通過這些上岸口運走官銀。”

“我想也是,就算有一兩處被他們僥幸過關,八處地方這麽大的運輸量不可能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那麽……解釋只有一個。他們沒有將官銀運上岸,而是直接去了這裏。”

陸笙滑動著地圖,一直到了崇明島。

崇明島位於長興島的東側,面積比長興島大的多。如果長興島只能用來作為長江水師的駐地的話,那麽崇明島就能作為滬上府和通南府的跳板。

而剛巧,金開之前說的漁人族,正好在崇明島上。這讓陸笙不得不將目標鎖定在漁人族。

一行人吃過午飯立刻啟程,來的時候騎馬但回滬上府卻不再需要。順著江流往東,順流而下更加快捷。到了天黑時分,陸笙等人登上了滬上府的地界。

滬上府夾在長江與大海之間,為三角形地界高高的探出腦袋。天然的港口注定了滬上府會成為海運的中轉站,正因如此,滬上府也成了江南道首屈一指的繁華中心。

沿路走來,馬車箱車絡繹不絕,越是靠近滬上府,車隊就越是密集。陸笙來到這個世界也快兩個月了,竟然也看到了令人懷念的大堵車。

靠近外城,官道之上的車隊已經徹底不動了。很多運輸的商隊就靠著貨車呼呼大睡了起來。

“段兄,這是什麽情況?滬上府已經人滿為患到這等地步?”

“當然不是,前面不就是關卡麽?進入滬上府,無論從哪個方向來至少要經過五個關卡。自從官銀失竊以來,江南四府,江北二府都在戒嚴之中。

一輛輛貨車檢查過去,進出自然就沒那麽方便了。這不是沒辦法麽,這麽大批量的官銀,能吃下而不漏痕跡的唯有金陵,蘇州,滬上。

三府之中,滬上的可能最大。因為滬上以商為首,貿易往來每天的金銀交易量都是非其余府城所能相提並論的。”

天黑到了外城,一路策馬揚鞭還是到了深夜才進入到滬上府內城。更讓陸笙受傷的是,內城密密麻麻的客棧竟然都已經爆滿。

好在陸笙等人是官差,可以憑著身份居住在驛站。兩天來風餐露宿來回奔波,就算陸笙功力深厚都感覺到身心疲憊。倒在床上,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這一夜,陸笙睡得很沉,等到被外面嘈雜的聲音喚醒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了。陸笙連忙起床,發現段飛等人竟然也剛剛起床。

一行人匆匆吃了早飯,便一起前往滬上府府衙。滬上府知府是一個年近六十大腹便便的胖子,叫年之遙。就這長相,很讓陸笙聯想到那些商賈豪紳,難怪能做滬上府的知府。

“下官滬上府年之遙,見過欽差大人,欽差大人盡管吩咐,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雖然陸笙只是蘇州府提刑司主司,但因為接掌了欽差令,所以現在也是見官大半級。陸笙沒有客套,直接表明了需要崇明島的卷宗資料。

年之遙立刻親自將陸笙帶到卷宗樓,進入二樓的一處區域,“欽差大人,段將軍,這裏就是崇明島的卷宗資料,無論人文地理還是近五十年發生的事件明晰皆記錄在此。只是資料浩瀚,下官要不要派幾個人協助諸位調查?”

“如此甚好,有勞年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