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第2/2頁)

“魔帝遍傳世人星火,讓他們皆能修煉絕世品階的功法時,各大世家和門派亦從中收獲不淺,領悟了諸多絕學,完善了家傳根基,門下子弟的修煉愈發蓬勃,縱然沉迷於萬界通識天地者變多,可善用此物者開始精益求精,一個的成就能抵過去兩三個。”

說到這裏,宋全略竟有些迷茫道:“如今的狀況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出現征兆的呢?”

“對了,是從當世人皇鑄封天台,能敕封各地土地山神,城隍天將,於原本的朝堂外多了神道監察和庇佑開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再是虛言……”

“雖然封天台未盡全功,不僅上四層損毀,中央三層亦有波及,讓人皇敕封仙公仙伯、星官天師等法身以上神靈的數量極其有限,但光是每座大城皆有大宗師水準的城隍鎮守就足以讓人敬畏了,而這也使得未出法身,只得神兵鎮壓氣運的各大世家門派的重要性急劇下降。”

“及至人皇自證傳說,無處不在,我等過去的頂尖世家門派在他眼裏已是普通臣民,先是被剝奪了恩蔭之權,不復所在州城皆可領牧守之職,政事堂必有一席之地的輝煌,所有的朝堂官吏必須出自文舉與武舉,沒有例外……城隍土地等神靈則是敕封有功之人。”

“緊接著是所有世家門派必須申報產業,不得隱瞞,同一賦稅納糧……”

“最後則是朝堂官吏和六扇門密探教唆各家偏房支脈鬧分家,因著神道監察於頭頂,很多陰毒手段不能用,只能眼睜睜這些貪婪蒙心的家夥將祖業分走,就像那座山脈裏的諸多礦藏,就像稚陽園……”

宋全略的聲音變得有些淒涼:“我老父,昔年大晉尚書右仆射,就是在這樣無力反抗的狀況下怒火焚心,郁郁而終……”

“我常常在想,若我有狂刀蘇孟,不,如今元皇仙尊的天資和刻苦,能早日證得法身,踏足地仙,成就天仙,這些事情應該就能避免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力至波瀾才覺弱!

“應該就能避免了吧……”宋全略蹲了下來,抱著頭,花白老人就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喃喃自語,眼淚橫流,“應該就能避免了……”

歌妓曲聲一緩,低低唱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這是來自萬界通識天地內的一首曲子,不知何人所著,很多典故亦無人知曉,但那種悲涼那種滄桑,那種浮華散盡,明月不變的感覺依舊讓很多經歷改朝換代又混得不如意者頗有同病相憐之意,於是流傳了開來。

“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宋全略跟著低唱,嗓音沉啞,悲涼莫名。

就在這時,房門忽然被推開,哈哈大笑之聲傳來:

“我等世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廬陽宋氏又保存了諸多產業,何止日進鬥金,而且門下子弟出眾,將來無論走武舉還是文舉,都有出路,宋兄何必如此頹唐?”

宋全略望了過去,愕然道:“張元禮?”

來者正是自己年輕時的好友,隴南張氏的張元禮,如今他父親尚存,因此並未成為家主。

張元禮看起來只得中年模樣,呵呵笑道:“宋兄啊,這世道不由人,變不了天地就得變自身,君不見周郡王氏如今全力發展書院之業,以王載為總山長,專攻文武舉之路,又復有顯赫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