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情義善仁,莫入此門(第2/2頁)

換句話說,留下這八個字之人遲於妖聖和阿難不知多少萬年,距今很近!

那他為何留下這八個字?

疑惑紛起,孟奇走到只有淡淡痕跡的石門前,“沾因果”的契機還未出現,看來在裏面了。

這一次,不用觸摸,孟奇直接就感應到了門口的冰寒和恐怖,眼前仿佛有腐屍殘肢、惡鬼天魔呈現,影響著心靈。

靈台清凈,不起半點漣漪,今日之孟奇與昔年之孟奇實力和境界已有天淵之別,面對恐怖可怕的感覺不動如山!

伸出手,觸摸著石門,感覺愈盛,孟奇猛然用力,石門發出吱吱咯咯的聲音,但沒有打開。

雙手按住,孟奇吐氣發聲:

“開!”

周身肌肉鼓脹,撐起衣衫,但石門還是只有吱嘎的聲音。

孟奇退後幾步,抽出刀劍,凝聚力量,神異只在丈內,烏雲密布,青雷如龍,與綻放光芒的大日同時打向石門。

快觸及石門時,刀勢沉重,劍光照耀,忽然碰撞,所有的威力凝於一點。

正待“日隕”即將爆發時,石門晃蕩了一下,水波蔓延,異狀陡然消失,孟奇只覺刀劍空空蕩蕩,力量全無。

“這門有點意思。”他收回刀劍,身體突然膨脹,上頂洞頂,下踏巖石,右手翻起,古拙蒼莽,潔白有力,“托住”天空,仿佛接天連地的仙神,也仿佛撐起蒼穹的山峰。

右手翻落,掌前幽幽暗暗,虛空晃動,似乎天地都為之倒傾,所有的一切都即將破碎,無法躲避,不能躲避!

石門被打中,劇烈搖晃起來,碎屑橫飛,露出了一絲縫隙,但依舊頑強的守住,並讓動靜消弭,沒有聲音傳出。

孟奇再吸口氣,維持著法天相地,左手抽出了“天之傷”,雙眼半開半闔,氣息蒼莽悠遠,四周混混沌沌,仿佛一切之始,諸果之因。

突然,他雙眼睜開,幽暗深邃呈現。

刀光亮起,幽暗破開,深邃破開,混沌破開,石門無聲無息間多了一條縫隙,幾乎將它貫穿,只留少許石皮。

但在孟奇再給一擊前,石頭迅速生長,彌補了縫隙。

變回原狀,孟奇皺起了眉頭,若是自己已邁過第一層天梯,肯定能直接破門而入,如今卻差了少許。

至於打碎石壁其他地方,孟奇相信肯定沒辦法進入這道詭異的門。

他思緒翻滾,尋求打破石門的辦法。

突然,他看到了旁邊的阿難箴言,心中猛地一動。

“阿難為何會選這裏苦修?”

“破戒刀法留於此處,是否和開門有一定聯系?”

想到就做,孟奇再次提起了“天之傷”,運轉“沾因果”,閉目感應,只覺石門混混沌沌,無因無果。

奇怪……孟奇暗道一聲,揮出了手中之刀,無因無果的情況下用“沾因果”會如何?

這一刀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沒有變化,不沉重,不精妙,只有淡淡的詭異,似乎融入了虛空,化作無形的遊魚,穿梭於莫名之線裏。

長刀斬中石門,孟奇眼前一花,只覺混沌變化,石門前移,自己已出現於門後!

回首望去,石門屹立虛空,緊貼著自己的背。

四周是一片沾滿了血液的黑色大地,到處都有腐爛的屍骨,而且沒有一具是完整的,全都缺少了部分!

似魔界非魔界,似九幽非九幽……孟奇打量旁邊,刀劍皆緊握手中,只見遠處黑氣繚繞,籠罩著什麽。

……

蓮台後山,時值正午,陽光明媚。

一隊隊僧人輪流巡邏著此處,時不時能看見身穿黃色僧袍,披著紅色袈裟的長老或首座。

密道入口附近,忽有水波泛起,順著少許縫隙流淌入內,無聲無息。

這條密道直達舍利塔下方某一層,但中間有一條岔路,常年有外景級的高僧看守。

此時,一位披著紅色袈裟的長老坐於岔路前方,氣息如同枯木。

但就在他的背後,卻出現四道人影漫步!

他們頭頂一枚龜甲,上有陰陽五行之數,交雜黑白之點,仿佛書籍。

凡被龜甲籠罩著的地方,似乎都從世間遁去,再無人能察覺分毫,即使他們就在外景高僧背後,亦不被發現!

其中一人秀美如女子,身著白袍,臉色難堪,似乎是久病之身,儼然便是“算盡蒼生”王思遠!

走到岔路盡頭後,他看著面前的石門,低咳一聲:“空慧身有暗傷,午間發作,無力駕馭神兵,只有阿難刀的話,只要不靠近核心區域,就不會被發現。”

他似乎在對旁邊之人解釋。

石門之上同樣刻著八個大字:

“情義善仁,莫入此門”。

但它們泛著琉璃色澤,禪意深遠,如同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