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人榜之爭(第2/2頁)

孔昱眉毛微挑,迎了上去,笑道:“鄴陽伯,別來安好?”

此人姓王名納言,桓州司馬,王氏在桓州文官體系的代言人,一流高手,王策和王載的親五叔,被封鄴陽伯——王氏家主世襲桓侯之位。

王氏外景雖多,但需要著重看守的珍貴礦藏、藥山、異地和重要城市亦不少,必須外景強者輪流值守,常年有十五名以上在外,加上入神都中樞的部分,本家往往只有十來名外景——比如王策伯父,王載親爹,王氏最年輕的宗師,目前正擔任戶部尚書,掌控大晉財源。

故而桓州和周郡文官體系內,他們並未派出太強的高手掌控,王納言乃少有的外景,反正只要王氏本家在,還怕他們翻了天不成?

王納言此人長袖善舞,擔任桓州司馬後,迅速成為王氏在桓州的外事代言。

想不到今日是他親自前來?孔昱、杜少白等人頗感疑惑,即使要保證王載安全,免得這一代最有天賦的子弟死於比試失手,隨便派一位外景長老或半步外景的客卿即可,哪用得王納言自己來?

不過兩人旋即釋然,這是王氏對庶子的拉攏。

王載的父親是庶子,因此即使是當年的人榜前十,王氏最年輕的宗師,也無法繼承家業,而王載同樣是庶子,似乎與他父親一樣前程遠大,所以嫡系要想保持自身的地位,對有能力的庶子們就得多加拉攏信重,給予足夠的尊重,就像王載的父親,即使不是家主,也成為了王氏在朝堂的代言人。

王納言親至是對王載的尊重,是對王載和他父親的示好。

這畢竟是個武道為尊的世界,你有足夠實力就能換得差不多的地位和尊重!

“孔青綬,昨日剛見,今朝再問,好不啰嗦。”王納言笑得讓人如沐春風,不因孔昱只是青綬捕頭而有半點輕視。

他的背後跟著王策、王載和幾名王氏子弟。

比起幾日前,王策已然看不出異樣,但整個人顯得沉郁寡言,背後的老仆則毫無改變,王載腰懸守正劍,神情堅毅,不狂妄,不畏懼,不激動,不欣喜,仿佛心中無勝亦無敗。

杜少白跟著笑道:“王司馬,你昨晚夜宿金玉閣,讓我等豈不擔心你的身體?”

幾人笑語晏晏地寒暄了幾句後,王納言轉頭看向王載,微微笑道:“去吧,莫要讓小蘇等急了。”

王載輕輕頷首,縱身一躍,不飄逸不詭秘,平平常常地落於孟奇身前三丈處。

看到他出場,高台上眾人皆停止了講話,屏氣凝神,等待觀戰。

王載行了一禮:“蘇賢弟久等了。”

既然孟奇稱載兄,他自然就叫蘇賢弟。

孟奇睜開半閉的眼睛,神情平和地道:“等好的對手,無論多久皆甘之若飴。”

王載臉露微笑,平和謙沖:“你的劍為何換成了木劍?”

孟奇背後劍鞘內插的不是子午,而是同等長度的木劍。

“刀能控,劍不能制,若是出手,恐有誤傷。”孟奇神情無波。

說話時,他右手後伸,緩緩抓向刀柄,動作平淡無奇,可在王納言、孔昱等人眼裏,卻非同小可。

他的動作精準異常,緩慢移動的過程中,前面的動作仿佛後面動作的復刻,手指的姿勢、縫隙的間隔,沒有一絲一毫改變,雖然慢,卻讓人覺得是“殘影”!

當他的右手觸摸到刀柄時,整個人的氣勢攀升至了巔峰,王載只覺眼前之人如同一口長刀,鋒利威猛,卻又剛柔並濟!

氣機牽引之下,王載的右手也伸向了自己的劍柄,同樣平淡無奇,但卻給人堂堂正正,守正持中之感。

似乎他就該如此拔劍!理應如此拔劍!

錚!

同聲而發,刀劍齊齊出鞘。

長刀劃著一個美妙的弧線斬向王載,刀氣盡數貼於刀身,沒有絲毫外泄,亦無激蕩之聲發出,只有細語呢喃,心聲擾耳。

長劍斜斬,拙於變化,古樸方正,但在孟奇的不死印法探查中,王載這一劍,勁氣力量分布平衡,沒有強弱疏密之分,亦無厚薄重輕之別,讓自己“破氣”乏門,而且似變化非變化,招式破綻隨勢流轉,難以把握!

聖人九劍之“至公無私”!

當!

“輕語”“守正”毫無花俏地碰撞在了一起。

挑戰者:蘇孟。

綽號:刀狂,雷刀狂僧,莽金剛。

實力:人榜第三十三位。

被挑戰者:王載。

綽號:守正劍。

實力:人榜第二十三位。

預測結果: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