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故鄉(第5/7頁)

剩下的後妃們已經能心平氣和的看待皇上的偏心了:習慣就好。

在後頭則是阿哥公主們的畫舫。

因嘉妃懷著身孕告假未曾來,於是嫻妃作為獨一個的妃子,自己上了後頭的一條畫舫。

然後六嬪紛紛結成對子,兩兩一對上了畫舫。

--

其實高靜姝是更想自己一艘船。

方才看到大明湖的第一眼,她幾乎落下淚來。

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麽這麽想來大明湖,也沒有人知道,她拉二泉映月為什麽跑到似趵突泉的別有洞天。

濟南,是她的故鄉。

時隔近四年,她再一次看到了大明湖。

小時候,她曾牽著父母的手在這裏遊湖,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大明湖畔掛滿了花燈,一家三口都會出來,爸爸每年給她買一個荷花燈。

等她上學了,也會跟同學來大明湖玩,南門處可以租到自行車,大家騎著車呼嘯著圍著湖轉圈,灑落一片片笑聲。

等她到了也會心動的年紀,曾經跟彼此有好感的男生,在夜色深深的大明湖邊散步,心口像揣著小兔一樣緊張。

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都在這個湖畔。

如今她終於回家了。

可這兩百多年前的大明湖,跟她記憶裏並不相同,沒有嬉鬧的遊人,沒有船上的小飯館,沒有路邊賣氣球和泡泡機的小販,只有大匹的黃布圈出來的一片湖,安靜富麗。

河畔空無一人。

就像她自己,孤孤單單在這個時代裏。

她抱著女兒,趁人不備把眼淚擦在女兒的衣服上,心中道:“和顧,媽媽回到家了,你看看這裏,這是媽媽的家。”

不知道在這個濟南城的某處,會不會有自己不知道哪一輩的先祖,正在辛勤勞作,過著平淡的日子。

就像她從前那樣,有各種小煩惱,卻還是平淡自由的日子。

她站在小小的窗戶旁邊,貪戀的看著外頭的風景,哪怕是陌生的故鄉,也是怎麽都看不夠的。

因兩岸只有垂柳和迎春晚梅等普通的花木,景色缺缺,皇上皇後看過一回,就坐回桌前飲茶。

見貴妃長久的抱著孩子矗立在窗前,皇後不由笑道:“你這麽喜歡這裏,不如將和顧給本宮,去船頭看看,那裏闊朗些呢。”

船艙的窗子特意打的小小的,是免得公主阿哥頑皮落水。

看景色難免逼仄。

高靜姝對著窗外調整了神色,這才轉身帶笑將孩子交給皇後娘娘,走出去自行坐在船頭的繡墩上,雙手扶著欄杆,認真的尋找哪怕一點點跟自己記憶裏一樣的地方。

可除了碧綠的湖水,兩岸沉默的垂柳,什麽都沒有。

船艙內。

皇上望著貴妃的背影,不禁莞爾:“真是什麽景色她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的。”

而皇後則低頭看著和顧笑容滿面的小臉兒:“貴妃是個知足常樂的性子,最好不過的。”然後又將和顧抱到皇上臉旁邊:“和顧的一雙眼睛,真是像足了皇上。只是臉容可越來越像貴妃了。”

皇上神色難掩得意:“朕的女兒,眉眼自然是像朕的。”伸手逗了逗女兒的臉頰:“臉容像她額娘也好,真是朕漂亮的小公主。”

坐在船頭的高靜姝,看著碧綠的湖面,天空中飛著的各色漂亮的鳥類,越發覺得這裏陌生。

她記得,這湖上是有一座雨荷亭的,用的還就是乾隆傳說中的風流韻事:一句“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想想人生也真是奇妙,她小時候在雨荷亭前來來回回,哪裏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真的會回到乾隆一朝。

--

雖然沒有雨荷亭,但山東巡撫接到皇上的命令,晝夜趕工,就在大明湖畔風景最佳處平地起了幾間供皇上休息的屋舍。

雖然工期短,但還是造的亭台樓閣俱全,一道彎彎的竹橋連著湖中亭。

坐在小歇的廳中,還能看到屋裏映出的碧水漣漪,恍如坐在碧天深處,別有一種清幽之感。

皇上終於開口:“此處倒還罷了。”

自有太監去回山東巡撫皇上的金言。巡撫大人終於能松口氣,工期緊張,自然不能十全十美,皇上沒有不滿就好,連忙送了禦前公公錢財謝過。

因到了用點心的時分,皇上便將在側室歇息的所有阿哥公主都召了來一並用。

這是高靜姝時隔小兩年,再見到大阿哥,聽說他已然做了三個孩子的父親,都兒女雙全了。

不過在高靜姝心裏,他還是當年那個鉆牛角尖的少年:貴娘娘,為什麽皇阿瑪一手教導了我要爭要心狠,最後卻厭棄了我。

如今高靜姝再見他,卻見他比起當日越發消瘦沉郁。

連那張跟皇上五官相似的臉,都因為氣質的改變,而不太像皇上了,倒更像是一個靜默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