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是誰(第4/8頁)

她挑眉:“Into the Fire,久違了。”

“是啊,來自我家鄉康沃爾的樂隊。”巴頓會心微笑,朝吧台方向揮了揮手,一個年輕的小夥送了兩份肉醬千層面過來,兩人邊吃邊聊。

“那裏有海之角,這裏是雲之南。”沈尋感慨,“沒想到我們會相聚在這裏。”

“命運就是這麽不可預測,不是嗎?”巴頓扣著手指,端詳著她,“你過得好不好,小女孩?”

“我已經26歲了,不再是當初那個看到食人魚就嚇得面無人色的小女孩,”沈尋輕輕一笑,“這幾年一直在北京工作,有時會出差,做點調查報道。”

“你的臉上有倦色。”巴頓直言。

“是,有時感到厭倦,覺得自己能做的始終有限,很多事情,就算知道為什麽,也很難去改變。”

“這個世界,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都只能盡力而為。”

“雖然在最好的媒體工作,但我感興趣的不在於那些高層人士出入的會議活動,也不在於從和這些人的交流中找到成就感。那樣的世界,太浮華且千篇一律。反而是在最困苦的地方,當我與那些飽受生活折磨的人對話,當我的一支筆能夠使他們得到更多關愛時,我感到很充實。”

“這次在雲南的收獲呢?”巴頓問。

“見到一個60歲的女人,因為染上毒癮,身上長了許多膿瘡……”沈尋放下刀叉,點燃一支煙,她突然想起和這個女人的對話就在錄音筆裏,一時間有點郁悶。

“怎麽了?”巴頓很敏感。

沈尋沉默了下,搖搖頭:“這回見了很多不大好的事情。”

她不打算跟巴頓提起她的遭遇,以免節外生枝。這裏畢竟離邊境不遠,客棧裏的人也雜,說不定下午那兩人的同夥還在,也許就在這餐廳。

——讓我的兄弟們記住你的臉,走出這個房間,我和阿北要是出了什麽意外,他們會來找你算賬。

那個男人的聲音又回響在耳邊。

“你呢,你找到你想要的平靜生活了嗎?”沈尋凝神反問,“我一直記得,你說你16歲生日那天隨你父親在伊拉克,戰斧導彈在巴格達夜空如煙花般綻放。”

“平靜生活……這是一個過程,就像你的名字——尋。”巴頓笑了笑,眼神有點蒼茫。

沈尋一怔,然後點點頭。

是啊,人生,就是一場無休止的尋覓。

“為什麽會選擇在這裏開客棧?”她又問。

巴頓沒有回答她,眼神卻落在她身後。

沈尋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只見一個五官嫵媚、皮膚微黑的女孩子走了過來。她盤著頭發,只簡單地插了一支玉簪,腰身玲瓏,步履輕快,一只手拿著一瓶威士忌,另一只手拎著兩只酒杯。

“我太太,玉而。”待她走近了,巴頓接過她手中的杯子,向沈尋介紹。

女孩朝沈尋微微一笑,在巴頓身旁坐了下來,也不說話,安靜得像只小貓。

沈尋了然:“原來這是你留下的理由。”

“算是,”巴頓替她倒了酒,“蘇格蘭的Single Malt。”

“你這兒真是什麽都有。”沈尋喝了一小口,由衷稱贊。

“可惜沒有德文郡奶油配松餅,”巴頓與她碰杯,“但是我教會玉而做檸檬舒芙蕾,她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玉而揚起嘴角,聲音輕柔:“馬上就好,希望你喜歡。”

沈尋這才發現她的瞳仁是淺棕色的,眼尾微挑,笑起來時,一雙眼睛說不出地勾人。難怪可以收服巴頓這樣的浪子。

“忘了問你一件重要的事,”巴頓挑眉,“有男友了嗎?”

沈尋搖頭。

“喜歡的人呢?”

“你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八卦?”沈尋再次搖頭,托腮調皮一笑,“上次喜歡的人還是你。”

她面朝玉而,指了指巴頓:“我迷戀過他,真的。”

玉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是你喜歡的類型嗎?”

巴頓聳肩,做了個擦汗的動作。

沈尋笑了:“那時年紀小,看到他拍的那些危險的紀錄片,羨慕他的冒險與流浪,所以厚著臉皮跟著他。”

“開始確實存心想要為難你,讓你萌生退意,但沒想到那麽沉的攝影器材,你一直一聲不吭地扛著,一扛就是一個星期,到後來不只我,整個團隊都覺得不能不要你,”巴頓晃了晃酒杯,視線鎖住了她的臉,“但是Sara,你那時並不是迷戀我,而是迷戀危險。”

“其實,你骨子裏對危險和未知的渴望,比我更甚。”

沈尋沒接話,沉默地看著他。

“我只是因為有一個當戰地記者的父親,自小耳濡目染,習慣了那樣的生活,而你不是,你一直是為了逃離。”

笑意在沈尋臉上漸漸散去,她低下頭,喝了一口酒。

“我去拿甜品,”玉而站起身來,打破了微僵的氣氛,“Sara,你要不要茶或者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