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頁)

她在京城長大,所了解的一些道理常識也是基於這一背景,至於其他的知識,大部分都得於書本。

而只有親眼見了,才能理解到現實與書本的差距。

明姝當時覺得,這一素描法若經推行,或許會能提高捉拿兇犯的效率。

可在與這官衙中的畫師打交道後,她才驟然發現,很多畫師的問題不僅是出在畫風上,更出在畫技本身上。

實地所見,經了了解,明姝才知道,這些底層的官吏們拿的俸祿並不高,這樣的“工資水平”自然也很難招到什麽高水平的人才。

就拿明姝在青州遇見到一個畫師來說,他的畫技甚是拙劣,大概是“畫虎卻類犬”的水平。

可在明姝問起時,這人卻言辭直白:“沈小姐這可就不懂了,我們這是小地方,能有幾個會畫畫的?我這水平您看不起,可在這兒也是頂尖兒的了!”

“況且,每月就給那幾個銅錢的,更厲害的人誰肯來啊……”

這話明姝是相信的。

地方官和京官差異實在是大,,普通地方小官吏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僅僅靠著那月俸,最多也就是能糊口。

官吏尚且如此,莫論普通百姓了。

有飯果腹、有衣蔽體便是百姓們最大的追求,至於讀書寫字,便只是少數人能享有的專利。

更多的人,還在為生計發愁。

可就是這樣,也有許多百姓說,這日子相較以往,已經是要好過許多了。

景帝就任以來,勵精圖治,輕徭薄賦,還頒布了不少利民的政策,百姓的日子已經好上了不少。

可大慶幅員遼闊,即便是施下恩澤,也難保證能遍及到每一處地方。

此番行途中經過的地方越多,明姝的感概也就越多。

她一邊走一邊記錄,記錄所聞所見,記錄各地的風土人情,記錄所見的一些民生問題……數月過去,便已有厚厚的一冊。

她在行車之時,便不單只是看書,還開始試著撰寫書籍,除了寫下那素描法的要義後,還寫了一些自己在京城觀察了解到的、可以被各地官衙借鑒的政務上的法令與制度。

在寫出初稿時,她有些忐忑地將之給謝嘉言看。

謝嘉言在翻完那薄薄的書冊時,心情甚是復雜。

書冊中自然存在些小問題,可整個的方向卻是極好的……況且,她能有這份心思,是他都沒有想到的。

他將書冊合上,目光轉向明姝。

這段時日的經歷真的讓她從裏到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小姑娘的打扮甚是簡單,頭發僅僅用一根簪子定住,身上是樸素厚實的灰色大衣,一張小臉素凈至極。

讓人全然無法聯想到數月前那個花團錦簇的小姑娘。

明姝瘦了許多,可精神卻要好上不少,一雙眼眸甚是明亮,整個人看著精神奕奕。

謝嘉言望著她毛絨絨的頭頂,只覺得心裏軟軟的,他伸手在她頭頂拍了拍,輕聲道:“我和你一起再改改。”

明姝的設想是定稿後多抄上幾份,經過一些小縣城時,便能留下一份,興許能有所效用。

謝嘉言心知效用不會太大,可總歸是她的一份心意,他沒有必要去打擊她。

況且,誰不是一點一點成長的呢?

可能她現在的那書冊所描寫的一些觀念有些幼稚,但明姝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進步,經了改進後,誰又說她無法寫出真正能有大效用的書籍來呢?

=

時至深冬,氣候也越發寒冷,一行人到達了堪州後,便預備在此過冬。

待氣候回暖了些,再繼續南下。

堪州算是較為繁華的一處州府,堪州刺史早早便得知了京中要派京官前來巡視,其中還有三皇子隨行,早就悉心籌備好一切,只等眾人到來。

為迎接一行人,刺史還特意設下了接風宴。

此等宴會眾人一路來參加過的並不少,由是此回前往時也並沒有想太多。

可誰知到了宴會上,才發覺有不同了。

設宴的殿堂布置得甚是華麗,殿中炭火供的很足,暖香四溢,一見便知是用了好香料的,所供菜品之豐盛也是先前幾州不能比的。

甚至,殿中還有一列著著輕紗起舞的舞女。

感受著宴會觥籌交錯、衣香鬢影的模樣,恍惚之間,明姝還以為自己回到了京城。

明姝小聲詢問江樂之:“這堪州是要比前幾州富裕上許多嗎?”

相比之下,他們在先前幾州的待遇簡直是寒磣。

江樂之也不太懂這些:“應該吧?不然李翰林也不會選擇在這歇腳。”

話是這麽說,當明姝嘗了一塊桌案上的八寶鴨,細膩嫩滑的口感瞬間刺激了她的味蕾,明姝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

太太太好吃了吧!

經此一嘗後,明姝哪還管得上旁的,只專心下來吃飯。

直至散宴,她幾乎將桌案上的菜品一掃而空,吃得肚子圓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