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頁)

待鳳駕過橋後,雁回復才撩開簾子,露出擔憂的神色:“蘭妃如何了?驚絮還不去喚太醫!”

雁回也不等蘭妃回話兀自道:“待本宮處理完要事再來看妹妹。”

說完才示意鳳駕繼續前行,鳳駕一路到了宮門。雁回的大哥今驃騎大將軍安排了人在宮外等著雁起,雁回拍拍雁起的後背,囑托了幾句便讓他出宮了。

待要回去看蘭妃時,驚絮匆匆而來:“娘娘不好了,蘭妃跪在養心殿外懇請聖上治罪。”

雁回不明就裏:“她有何罪?”

驚絮俯在雁回耳邊說了來龍去脈。

原是蘭妃請了萬歲爺給其胞妹賜婚,今兒是親自領了聖旨出宮的。

怪不得蘭妃今日能蠻橫到不讓鳳駕,原是有聖旨在手,聖旨代表著萬歲爺,見聖旨如親見萬歲爺,若她今日為了在小雁起面前博回些顏面怕是要落個沖撞天威的罪名。

然驚絮後面說的幾句,讓雁回沉了臉。

她擡手,看著指間的戒指。小指上原本戴著的玉戒沒了,雁回本以為那只是尋常的戒指,所以才挑了它用作暗器,為的是讓蘭妃查不出罪證來。驚絮‘咚’地跪下來:“娘娘,那玉戒可是聖上去年百花宴上賞賜於您的。”

雁回喃喃道:“本宮倒是不記得了。”

這回倒是惹了禍,萬歲爺賞的物件內務府都有記載。她這下是人證物證具有,就算抵死不認,也賴不掉了。

驚絮實在想不通,雁回這麽愛萬歲爺,便是連蘭妃都能愛屋及烏的忍讓著,可為何卻絲毫不在乎萬歲爺賞賜的物件。上次有笨手笨腳的宮婢摔碎了聖上賜的青釉蟠龍瓶,雁回竟是連最輕的責罰都沒有。

一路行至養心殿,雁回便見蘭妃跪於殿前,蘭妃貼身宮女俯身在蘭妃耳邊低語幾句,蘭妃便朝著殿門高聲道:“臣妾辜負了聖上厚望,請聖上降罪!”

雁回認真聽完蘭妃這番話,驚絮已經駭得面色慘白。蘭妃明擺著就是沖雁回來的,聖旨蒙塵便是蘭妃摔下輦時連帶著身上攜著的聖旨落了地,聖旨沾了塵猶如天顏蒙羞,這番大不敬之罪雁回就算不死也得褪一層皮,這皇後之位這鳳印更成了飄搖之物。

雁回沒說什麽也跪了下來。

沒過多久,總管太監朱公公請蘭妃入殿,蘭妃起身時嘴角勾出一抹嘲諷的笑。

雁回不知跪了多久,直至恍惚聽見身旁宮人行禮,呼了聲“太後金安。”雁回側目,便見一道團花纏枝雲紋的裙裾曳地而來,養心殿燈火通明,點點光暈落在來人面上,只見當今太後未裝點任何金玉首飾,一頭墨發只用尋常的發簪綰成一個簡單的髻,但與生俱來的氣勢逼得所有人低下了頭。

包括雁回,太後一直對她寄予厚望,如今她沖撞天威讓聖旨蒙塵天顏蒙羞定是叫太後失望了。

她垂眸時,並不知曉太後投來一個注視,但很快的便撤走了目光,由宮人簇擁著至養心殿前,朱公公躬身想要說什麽,先被太後打斷。

“怎麽?哀家這個老太婆也需跪著等候皇帝召見?”

朱公公駭得跪下,佝僂著胸背忙稱不敢。未多時,殿前一聲,比起冬日的難以消融的霜雪有過之而無不及。

“宣!”

雁回被這個聲音凍得一哆嗦,思緒卻越飄越遠。

今夜難得是一個月夜,雁回跪了許久。耳畔響起殿門打開的聲音,片刻後,一雙明黃靴子出現在她眼前,緊接著用以做暗器的玉戒被扔了下來,玉戒打了幾個轉兒變成四分五裂的模樣,橫陳在雁回身邊。

“皇後。”頭頂響起一道不帶任何感情的聲音:“你是在用這枚玉戒提醒朕冷落了你嗎?”

雁回已經做好了受責準備,哪知聽見這番話不由蹙眉,擡首。

她看見皇帝身後,漢白玉雕刻的板欄望柱有一道身影正往自己這邊眺望。目光相撞那刻,那人露出一個慈祥的笑來,是太後。

太後驚聞聖旨蒙塵後匆匆入宮尋了皇帝,先帝崩後,太後便常居於宮外的皇家寺廟中,由此可見她有多偏心雁回。其實令聖旨蒙塵一事說大也不大畢竟不知罪無罪,只看皇帝想不想願不願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太後細數了雁回這些年來的付出,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說著說著便落下淚來。

“皇後滿心都是你,皇帝,你又是如何待她的?”

“你專寵蘭妃,後宮可曾有一句怨言?這都是皇後的功勞!”

“她做了這麽多,是否從未在你面前討一聲好?你仔細想想這坤寧宮你踏足過幾次?就連哀家這個吃齋念佛不問塵世的老太婆都曉得皇後日日夜夜只能瞧著皇帝的畫卷睹目思人啊!”

“便是這玉戒,皇帝可還記得為何賞給皇後?蘭妃生辰舉國歡慶,皇帝還下旨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