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頁)

她擡頭左右張望——直到這時她才發現,她居然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踏進了花朝的展館!

花昭:“……”

她先是震驚,接著是無措,然後便油然而生一種命運作弄之感。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既然走進來了,那她就痛痛快快地看一場展覽吧。

就當做,與一千年之前的回憶做個告別吧。

……

工作日展館裏人不多,厚厚的玻璃之內,擺放著考古發掘出來的各項展品,不論是瓷器擺件,還是首飾服裝,都具有極為鮮明的花朝特色——鮮艷多姿、配色大膽、貴氣精致。

花朝歷三世而亡,雖然只有短短百年,但這百年間卻湧現了大批風流人物,更留下了數不清的藝術瑰寶。

商隊跨越茫茫大漠,穿越天山險阻,貫通東西。所有人都知道,當駝鈴響起時,花朝的瓷器絲絹便流向了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異獸也湧入了花朝。

博物館裏展出的,必然不可能每件都是宮廷禦作:花朝末年戰火紛飛,很多宮廷珍寶都消失在了硝煙中,遺留下來的僅是少數。但即使只有這些少數作品,也能從中窺探出精巧的構思、和高絕的冶金制瓷工藝。

花昭駐足在展窗前,她的身影投射在厚厚的玻璃窗上,虛虛實實,假假真真。

她斂目看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器物,像是在看著那段塵封在歷史中的回憶。

這個制式的碗筷,是嬪妃專用。

那套精雕的玉器紙鎮,曾在禦書房裏見過。

還有發簪、耳鉤、荷包、手鐲……不僅花朝女子愛用,男子也會佩戴一二。

花昭邊看、邊回憶、邊學習。她拿出手機,拍下這些珍貴的文物照片,打算把這些熟悉的元素融入到她現在的設計當中。她深受啟發,現在的她有了更多的信心,去贏得Vossoe設計大賽的冠軍。

就在她沉浸於時間的洪流中時,身後忽然響起了一道爽利的女聲:“各位小朋友請靠近一些,咱們來看一看這件器物。”

咦?這聲音怎麽這麽熟悉?

花昭回眸一看,不知何時,這片展區被一群“小蔥”攻占了,一年級的小豆丁們擠在一起,他們趴在玻璃窗上,一雙雙眼睛好奇地望著玻璃窗內的展品。

被他們包圍著的人,是一個看上去和花昭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她留著一頭利落的短發,身上帶著擴音設備,胸口佩戴著一枚工作證,上書幾個大字——博物館實習講解員:黎安

黎安?

這不是之前程杏飛為花昭請的家庭教師嗎!

沒記錯的話,黎安就是學歷史的,她來當博物館的講解員也很正常。

花昭完全沒想到會在這裏見到熟人。雖然之前是網絡授課,黎安沒有見過花昭的樣貌,但花昭還是心虛地縮了縮脖子,把大半張臉都埋在了口罩之下。

黎安並不知道,就在她幾步之外的櫥窗前,她曾經的“學生”正在傾聽她的講解。

黎安帶著小朋友們邊走邊看,給他們講述花朝的榮耀和衰亡。

花昭不遠不近地跟在他們後面,她也想知道在研究歷史的人口中,花朝究竟是哪般模樣。

不知不覺中,展廳已經基本參觀完畢,黎安帶著小朋友們走到了最後一幅展品之前。

這幅展品有些特殊:這是一幅等人高的畫像,畫像中的女子嬌艷明媚,穿著一件繁復華麗的衣袍,戴頭冠、攢金釵,雙目盈盈似秋水,笑容昭昭如烈陽。

花昭認得這幅畫像——這是她十八歲生辰宴上,由宮廷畫師所作。

因為歷經千年,這幅畫已經帶有了歲月的痕跡,絲絹泛黃,但依舊遮不住畫中人的美貌。

只不過,受限於那時候的繪畫風格,這幅畫僅與花昭本人有七分相似。

花昭格外驚訝,這幅畫完成後,一直掛在她的寢宮裏,她還以為早就毀於戰火之中了呢!

在這幅畫旁邊,居然還有一個可移動的LED顯示屏,屏幕上正在播放著《花昭公主》的影視劇,只不過底下有一行大字:“影視資料,僅供參考”

屏幕裏,由程杏飛所飾演的花昭公主站在城樓之上,泣血而舞,淚灑如珠。

屏幕外,真正的花昭公主出神地看著畫像,那些回憶如翻湧的浪濤,無止無休。

解說員黎安清了清嗓子,向小朋友們解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幅畫像,出土於花昭公主的衣冠冢。她的故事想必小朋友們都知道,我在這裏就不贅述了。花昭公主殉國後,一直沒能找到她的遺體,人民為了紀念她,為她立了一座衣冠冢;匈奴將軍呼延律從皇宮裏取出這幅畫像,以國禮為她下葬……”

“——呼延律怎麽可能埋葬花昭公主?”

突然,一道質疑的女聲忽然從人群之後響起,打斷了黎安的解說。

黎安無奈停下解說,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在這群參觀的小朋友身後,有一個身材窈窕的女生發出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