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2/3頁)

“姑姑……”

太子上前一步,大臂一張,一手抱住容歆,一手抱住太子妃,輕聲道:“你們是胤礽此生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我有今日,少不了你們任何一個的全然信任和支持,謝謝。”

容歆到這個年紀,本就容易多愁善感,偏偏太子妃也紅了眼眶,此情此景,再沒忍著的必要,便想要一同發泄一場。

然而容歆的第一滴眼淚剛順著臉頰流下去,便感覺腰被人抱住,一側頭,正對上東珠面無表情的小臉。

下一瞬,寶珠歡快地聲音響起:“我也要抱!”

然後容歆和太子妃便被太子和兩個孩子擁在裏頭,只能對視,無奈地一笑,再也生不出任何略帶感傷的情緒。

須臾之後,皇長孫也滿眼茫然地出現在太子寢殿中,隨後是太子和太子妃剛滿九個月的幼子。

容歆看向含笑立在一側的綠沈和雪青,趁大家不注意,悄悄點了一下東珠的鼻子,“就您最機靈,是不是您做的?”

太子瞞著皇長孫和其他幾個孩子,卻沒瞞過東珠,是以她什麽都知道,只是不說話,很多時候大家便會下意識地忽略她。

因此容歆一見這麽早的時辰,整整齊齊地一家子卻全都出現,自然便想到東珠身上。

東珠眼神毫無波瀾地躲避她的視線,不作回復。

容歆輕笑,伸手抱住她,兩人的額頭碰在一起,親密無比。

……

太和殿——

朝臣們向康熙奏過今日諸事,康熙又命梁九功慎重地宣讀完結案結果和他的處置,梁九功面向朝臣,高喊道:“遵陛下令,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朝臣們皆躬身道:“臣等無事。”

而待眾人話音落下,太子右踏一步,行禮後莊重道:“回皇阿瑪,兒臣有事啟奏。”

康熙居高臨下看著太子的神態,心中生出一絲不好的預感,當即便開口阻止道:“太子身體尚未痊愈,不必過於操心朝中諸事,退下吧。”

“皇阿瑪……”太子叫住起身的皇阿瑪,提起朝服前擺,背脊挺直地跪在大殿正中,一字一句道,“兒臣請奏之事,既是國事,亦是家事,請皇阿瑪準奏。”

康熙渾身皆透著抗拒,當著滿朝文武,又急急地走了兩步,便在太子再一次叫到“皇阿瑪”時,不得不停下來。

“胤礽,你起來。”康熙咬緊牙關,良久方才松開,極力控制情緒,溫和道,“莫要惹怒朕。”

諸皇子和朝臣們極為奇怪地看著皇上和太子的模樣,不明緣由,連呼吸都放輕,不敢隨意打擾。

太子未動,固執地望著台階上,龍椅一側的某一處,那曾是他少年時常站的位置,再緩緩看向皇阿瑪。

康熙的眼中滿是傷心和拒絕,太子甚至想到,或許還有怒意,認為他是在置氣,認為他故意作對……

可並非如此。

“兒臣為大清之儲君已有三十三年,自記事起便無一日不已大清為己任,唯望盛世至我大清,天下開泰,百姓安樂,四方無幹戈……”

“然……”太子因情緒不得不停頓片刻,緩和後,繼續道,“然意外所致,兒臣的身體已無法再承擔儲君之責,而太子體弱,於江山社稷之穩定無益……”

“莫要再說了。”康熙扶住龍椅,方能穩住身體,“住口。”

整個大殿的人皆因太子的話躁動不已,不敢想他們的猜測,吸氣聲此起彼伏。

太子伏於地面,叩首道:“兒臣有負皇阿瑪所托,無法承繼皇阿瑪之志,請皇阿瑪恕罪。”

大阿哥沒那麽多顧忌,冷著臉抓住太子的手臂,使力,“太子,你在說什麽?”

他的力道不小,可沒有撼動太子分毫,頓時驚地雙目張大。

太子聲音微微顫抖,卻堅定至極地再叩首:“兒臣有負百姓所期,無力再造福於天下百姓,請皇阿瑪和天下百姓恕罪。”

康熙膝下無力,全靠握緊龍椅的手和梁九功支撐,幾近哀求道:“太子,收回去,朕當作無事發生……”

太子第三次俯下身,哽咽道:“兒臣有負大清,今……向皇阿瑪和天下請辭儲君之位,望皇阿瑪、恩準。”

康熙跌坐在龍椅上,百官紛紛跪求:“請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請太子殿下收回成命。”眾皇子和文武百官一同跪下,不再是“太子二哥”,而是“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意已決,直挺挺地跪在大殿中央,毫不動搖。

康熙傷心至極地望著太子,心口一痛,眼皮一翻,便暈了過去。

“皇阿瑪!”

“皇上!”

康熙迅速被擡回乾清宮,太醫趕到,進行急救,半個時辰才轉醒過來,這期間,太子和其余皇子、朝臣們皆肅立於乾清宮外,焦急地等著他安然無恙地消息。

眾人皆大氣不敢喘,又是大阿哥,一把拽起太子的衣襟,厲聲質問:“太子!這就是你想要的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