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3/3頁)

太子妃出於身份應有的分寸,不好在此事上過多評價,便只道:“教養好家中姑娘便是,馭家嚴謹也不必因此過於苛待下人。”

“這是自然。”老福晉點頭,隨後話鋒一轉道,“據聞納蘭大人解相後為謀家族之發展,廣置良田,數年來家中田產日豐,日進鬥金,稱得上一句治家有方。”

太子妃聞聽後,贊道:“納蘭大人能力卓絕,咱們瓜爾佳家亦要為子孫長遠計。”

容歆聽著,想到這些年赫舍裏家的情況,索額圖的能力不必納蘭明珠遜色,可赫舍裏家子孫不濟,這幾年大房的博敦跟在太子身邊做事,太子又提拔了赫舍裏家其余幾個後輩,只是官職皆不顯,對比從前赫舍裏家的煊赫實在是天差地別。

不過如果從此刻起,赫舍裏家認認真真地培養家族子弟,倒也不算是壞事。

外臣女眷不可在宮中多逗留,所以老福晉和都統夫人又待了半個時辰左右,便向太子妃告辭。

太子妃十分不舍,然規矩如此,只得忍下不舍,一邊囑咐她們保重身體,一邊親自送至後殿與前殿交接處。

老福晉和都統夫人進宮見過太子妃後,額駙石華善的身體一日差過一日,及至太子妃八月十一日產下一女,他是強吊著一口氣在等著太子妃。

太子日日命人關注著額駙石華善的情況,直到太醫再無辦法,而太子妃的月子才做了十八日。

太子妃的身體和太子妃遺憾半生,太子最終還是在向皇阿瑪求了恩準後,告知了太子妃實情。

於太子妃來說,自是晴天霹靂,可她此時只想要快些見到祖父,直到坐到馬車上,才靠著太子淚如雨下,啜泣著訴說祖父曾對她的好。

“殿下,頌宜謝謝您。”

太子一下又一下緩慢地無聲地安撫著太子妃。

容歆帶著皇長孫和東珠在另一輛馬車中,皇長孫亦是難過不已,只東珠神情絲毫未有變化,專注地盯著手中的手銃。

太子妃到後,石華善清醒片刻,半日後,溘然長逝。

幾人出宮半日已是極限,太子妃在祖父合眼之後,順從地跟著太子回了宮。

容歆和太子商量過後,又詢問了太醫的意見,決定將太子妃的月子延長至她身體大好。

十月初八,大福晉平安產下一子。

大阿哥趕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前回京,除了補完山西的庫銀,圓滿地完成了差事,還轉了一萬余兩的油水。

而大福晉為他生下嫡子,乃雙喜臨門,宮裏惠妃日日不落下笑容,大阿哥也整日裏喜氣洋洋的,便是親自向皇阿瑪求二十八連珠火銃被拒,也絲毫不影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