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於心然跨出禦書房時見遠處行宮東南角燈火通明, 連著照亮一整片天空。幾個小宮人神色匆匆朝著那兒趕去,正是皇後寢殿月合殿的方向,駐足觀望一陣, 廊下燈籠的光芒將她的影子拉得長長的。

四兩撥千斤擊得皇後潰不成軍, 本應該欣喜,然而袖中的雙手垂在裙邊,此刻卻只覺得精疲力竭。

做錯了麽?她不敢回眸去看皇帝,他心裏一定厭惡透了她。收回目光利落地轉身往星闌閣走去。纖細身影就怎麽消失在了門前, 空余寂寥。

一夜無眠,次日清晨皇帝突然下令午時過後就離開行宮回京,各宮宮人們忙著打點行禮, 官員們連夜寫好的折子也無處可遞。貴妃娘娘被皇帝斥責留在行宮的消息卻不脛而走。

“主子,這是真的麽?”一喜憂心忡忡地問道。

於心然坐在銅鏡前慢條斯理地梳妝,皇帝正在氣頭上,一時半刻又怎麽可能收回成命。“是,吩咐其他人不必收拾行李。我們會在行宮住很久。”

“娘娘因何事惹惱了皇上?主子們午時過後就要出發,娘娘此刻不去求皇上寬恕, 怕是真的......”

“皇上不可能再饒恕我了。”

她想了一夜, 皇後是何等重罪, 皇帝不殺她已經是念在自己伺候他兩年多的份上手下留情, 怎麽可能奢望他真的不追究呢。更何況, 不回那壓抑得叫人喘不過氣的皇宮也好。她再也不會被於家逼著去討皇帝的歡心, 再也不會嫉妒淑妃的種種恩寵。

“去傳早膳吧,用完後本宮再睡一會兒。”因禍得福,晨起不必伺候皇帝梳洗更衣,更不必侍寢。

禦書房

皇帝神色肅然靠在圈椅上若有所思。緊要的書冊都已經收拾妥帖了。禦案上只剩抄到一半的紙頁與《史記》。

小宮人過來要將《史記》也放入書匣中。

“放下。”皇帝命令。

小宮人不知緣由,立即將書放回原位, “皇上恕罪。”又趕忙轉過身去收拾博古架上的珍貴物件。

“將這些送去星闌閣,命貴妃抄上一百遍。問問她、知錯了麽?”

大太監正在內室收拾,聽到皇帝吩咐立即來到他跟前,捧起禦案上的東西,“奴才遵命,這就去告訴貴妃娘娘。”

皇帝又變了主意,起身從大太監手中奪過書冊,“朕親自去。”

見此情形,大太監倒是松了口氣,他只知道皇後娘娘在月合殿不大好了。好幾位禦醫診治過都沒效,昨夜已經連夜單獨派侍衛先行上路護送回京城。不知貴妃娘娘又因何事惹了皇帝生氣,竟要將娘娘獨自一人留在行宮之中。如此一來再見皇上至少要等到明年,這比發落去冷宮更嚴重。

不得不說淑妃心機可真是了得,不知用什麽手段接連扳倒皇後與貴妃二人,無異於後宮清君側。去年新進宮的那幾位主子又不得聖寵,回到行宮淑妃還不仗著聖上獨寵在後宮橫著走。

“皇上,幽州布政使參議徐雁秋大人求見。”殿外禦前太監豐德稟告。

皇帝遂將手中書冊往禦案一扔,“傳他進來。”

徐雁秋從於欣然口中得知貴妃將被幽禁行宮的事,大小官員緘口不言無一為貴妃求情。皇帝既已指婚,他也算是貴妃的未來妹夫,為其求情合情合理。

徐雁秋拱手行禮,“皇上、”

才開口皇帝擡手打斷,他險些忘了徐雁秋也依舊留在幽州,“你隨朕一道回京,仍然去都察院任職。”

徐雁秋被這突如其來的調任震驚,卻也不敢違抗聖意,“臣手頭還有許多事並未處理妥帖,等臣全都理清後再回京向皇上復命。”

皇帝的神色微變,似乎不滿意他的回答。徐雁秋轉換話題,“臣聽聞貴妃娘娘繼續留在幽州,不會隨皇上回去。於七小姐擔憂貴妃娘娘,特意叫臣問個究竟。”

“所以你就來問朕了?”皇帝看起神色淡然,不喜不怒,“不錯,貴妃需要靜養,朕命她多留些時日。你回去告訴貴妃七妹,叫她不必掛心。朕既已為你們賜婚,回了京城正好嫁娶。”

徐雁秋被皇帝三言兩語說得更不知如何開口為貴妃求情。

“承蒙皇上與貴妃娘娘看得起臣,將貴妃親妹許配。娘娘是於七小姐最親的親人,既然娘娘暫不回京,臣同於七小姐的婚禮還是暫緩。”

“所以你要違抗賜婚聖旨?”

滴水不漏的話,皇帝也挑出了刺來。看來是真決意叫貴妃留在行宮,徐雁秋立即跪下,“臣不敢,臣在離京上任沒多久,不如皇上準許臣繼續留任一段時間繼續歷練,為幽州百姓多出些心力。”

皇帝靜默地看向徐雁秋,他官服衣擺邊一抹明黃色同佩玉纏在了一道格外醒目眼熟。皇帝擡手指了指沉聲問,“那是什麽?”

徐雁秋順著皇帝視線看去,雖猜不透皇帝為何在意這個,依舊恭敬答道,“是於七小姐去奉天寺月老廟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