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覺醒(第2/2頁)

既然有賞賜,那就默認了承乾宮小廚房的存在。隆慶帝還期待李九寶這塊地還能再大豐收。

李九寶並不在意口腹之欲,只是小廚房象征著她獨一無二的恩寵,對於一個妾而言,男人寵愛就是權力,縱使正妻也要給幾分薄面,她當然要保住。

宮裏的規矩當然是皇後為尊,貴妃也只是一個地位高一些的妾,但,規矩之上還有規矩,那就是男尊女卑——這是最終極的規矩,皇帝和皇後實質上是不平等的,皇後必須順從皇帝的意願和喜好。

皇帝的寵愛為寵妃撐腰,來彌補嬪妃面對皇後時的天然弱勢,而寵妃的“寵”,必須靠著妃子的“作死”和“驕縱”才能體現出來。

所以,身為一個妾、一個妃子、一個生育工具,如果想要借助皇帝的勢,變得強大,不容外界欺負她,就應該要作、驕、甚至不停的打擦邊球挑戰皇後的權威,來顯示自己的“寵愛”,這種“寵愛”就是權力的象征。

當一個溫柔賢惠、賢德良善之人,這是正室或者皇後該有的面具。

身為一個侍妾、生育工具,如果也戴上這個面具,不作、不爭、不時不時刺激一下皇後,那就會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之地。

任皇帝壓榨她的生育能力、任憑皇後宰割,把她辛辛苦苦孕育生出來的孩子占為己有。所有宮人都會以為她好欺負,因為她毫無攻擊性,像個面團似的任人揉圓搓扁。

民間有句俗語,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太講道理的人,在弱肉強食的規則之下,會被所有人忽視甚至欺負,反正得罪她又不會受到報復,不踩白不踩。

李九寶是在被奪去五個孩子、脾胃虛弱,不思茶飯,差點自己餓死自己、瀕臨死亡之時才想明白了這個道理。

她沒有把寵愛變成權力、沒能借用皇帝的權勢,學著什麽賢妃典範,把自己框在規矩裏頭,就是自掘墳墓,心甘情願當一個沒有感情的生育工具。

沒有人會尊敬一個物件。

晚上皇室家宴,七歲的太子見到久病的生母出現,稚嫩的雙目仿佛若有光,看得出他和李九寶還是有感情的。

而其他四個孩子由於年紀太小,被抱到陳皇後那裏養育時候還沒有記事,尚且懵懂,對生母很陌生,雖然有天然的血緣想要親近生母李九寶,但礙於規矩,都只是按照禮儀行禮問安,沒有撒嬌等親昵的舉動。

而年紀最小的瑞安公主剛剛會爬行,出了娘胎就沒見過生母,看到李九寶就哭,死死拽著陳皇後的衣服,不讓李九寶抱。

陳皇後把哭泣的瑞安公主交給奶娘下去喂奶。

李九寶心下難過,面上還是掛著笑容,“皇後真是會養孩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皇後辛苦了。”

陳皇後說道:“養自家的孩子,不辛苦。”

陳皇後把孩子們當成自己的,悉心調養。在一妻多妾的環境下,無論律法還是世俗,都認為生恩不如養恩,嫡母才是庶出孩子們的母親,侍妾們不過是借腹生子。

晚飯後,李九寶回到承乾宮,已是累極了,今日興師動眾的出去一趟,就像宣戰似的,身體雖虛,陣勢要做足,靠著毅力強撐下來。

魏采薇熬了補氣的參湯,早早就備下了,李九寶喝完參湯,說道:“陳皇後今日已經命彤史女官把本宮的名字重新寫進去了,等待皇上詔幸。但是,本宮不想再生孩子,你給本宮調一副絕孕的藥。”

李九寶決心當一個強勢寵妃,而不是乖順的生育工具,夠了!

這麽快就恢復了侍寢?真是禽獸啊!以及,李九寶居然自斷生育能力,可見她此時對生孩子的恐懼之深。

魏采薇說道:“藥倒是有,但是,以貴妃娘娘目前的身體,還不能服用此虎狼之藥,會將好不容易調理的身體弄挎的。微臣會和彤史女官打招呼,貴妃要恢復月信,直至規律起來,才能再生育。在這之前,只可以伴駕,不能侍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