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癡情皇帝負心妃(八十八下)(第2/3頁)

司馬家和魏家有往來,但是並不親密,更別說是同盟了,所以姜余跟著魏無忌只是個人行為,而這種行為只是朋友。

軒轅淩恒道:“你是讀書人?”

花弄影道:“略讀過,我瞧袁四爺氣度非凡,居於天子腳下,也不像江湖人。這大原天下能坐武英侯與肅毅侯上首的世家公子應該也不多。”

軒轅淩恒道:“你瞧我是什麽人?”

花弄影道:“那我就猜不出來了,不過今日嘛,是酒肉朋友。”

軒轅淩恒微微一笑,說:“曾聞姜兄好酒,今日你既想當酒肉朋友,便不用客氣了。”

魏無忌給她斟滿酒杯,她舉杯敬東家,軒轅淩恒飲了此杯,而花弄影也一飲而盡。

謝智驍還有些擔憂,看了魏無忌一眼,但哪能想此時花弄影經脈暢通,不說千杯不醉,百來杯是倒不下的。

軒轅淩恒又道:“姜兄既然是讀書人,那麽你對儒學有何看法?”

這是要試她有沒有真才實學了,但是問了這樣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花弄影道:“這個問題太廣泛了,既然東家拋了一個這麽大的問題,小可便再擴大一點。自前朝以來,儒、釋、道三分天下,三者卻又不沖突,究其本質,儒家是講人與社會的關系,釋家是講人與自己的心靈的關系,而道家是講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就像做不同的事要用不同的工具,治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藥一樣。其實儒學是極好的學說,但若成為唯一的學說,那麽這個世界也會亂套。儒學若是復古仍然有機會讓天下大興,如果一直被後人閹割下去,那麽極有可能造成遍地的偽君子。”

錢迪不禁罵道:“你放肆!”

姜余搖著折扇,說:“這位大叔,朋友間閑聊嘛,你不愛聽可以不聽,放什麽肆了?先秦時儒家氣度開闊,教出的弟子是兵家、法家、縱橫家的風雲人物,當時的儒生人才輩出,出將入相,但是自前隋科舉,其中進士及第,出將入相者為幾何?孔子師於老子,可見無門戶之見,至本朝科舉極重進士科而棄經世致用學科,簡直是亂彈琴。漢宣帝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可見一個強大而有效率的王朝與人的關系,卻是法家的。只不過法家名聲不好,便用儒生來做法家之事,不過韓非、李斯師從荀子,這又是一筆算不清的賬了。”

錢迪道:“法家致使秦暴政而亡,還不夠教訓嗎?”

花弄影搖了搖頭,說:“秦亡非法家之罪也!秦亡原因縱說紛紜,要我說,這很大程度上歷史的偶然和必然。要說大秦帝國的輝煌,就算它短暫,也無法掩蓋它的光芒。其實現在主流那套說辭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點上的一家之言,讓後世君王用他們,給他們權利而已。話語權和歷史由他們說寫,他們都說秦暴政而亡了,大家也就信了,也沒有強有力的別家學說求證。”

錢迪還待說什麽,卻被軒轅淩恒搶了話:“那依姜兄之見,秦因何而亡?”

花弄影道:“秦朝上層那些爭權奪利的荒唐事先且不說,說說它底下的根基。秦朝是個軍國王朝,統一六國後,底下的百姓沒有仗打了,所以亡國了。”

錢迪罵道:“簡直是妖言惑眾!百姓求安,難道百姓還喜歡打仗嗎?”

花弄影道:“秦國商鞅變法,其‘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是秦國走向軍事強大的根本。在秦始皇死後,那時的秦國百姓真的是最貧窮的時候嗎?其實不見得,之前連年征戰,也橫征暴斂,百姓之苦尤甚,怎麽不見亡國反而能橫掃天下?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百姓窮則思變之時,他們的思維不是揭竿而起造反求生,而是拼得一命上戰場報國得到地位上升的機會。因為有一條比造反更好的路留給他們,他們就不會造反。但是在六國亡了之後,沒有了戰爭,如果同樣因為貧困,底下的百姓不能通過戰場報國得到一線生機,於是只能造反。說白了如果有對外戰爭,就可以把百姓的怨氣禍水東引,建立朝廷與百姓的‘統一戰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秦國一統天下後,其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並沒有徹底執行到位,土地沒有分配到有軍功的將士手中。朝廷失信於有功之士,當天下大亂時,底下將士又有多少會為了一個無賴欠著他們錢和土地並且還繼續壓迫他們的朝廷賣命呢?豈不人心盡失?諾大大秦竟然瞬息土崩瓦解,實是亡於無人為之攻守,只能任人切割。這樣看來,秦非亡於法家,而正是法家當初的制度在之後未能實現,朝中沒有堅定的法家的實幹之才。若是法家的制度都得到實現了,那大秦還是無敵的鐵血帝國。僅僅一句‘暴政’,那是太過籠統,虛言道德,浮離史實和人心了。其實老百姓很簡單的,只要有些粗茶淡飯吃,只要沒有匪徒裹脅,他們絕沒有心思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