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清穿群魔亂舞之年玉堯十二

玉堯指著雲南邊界一帶, 說:“我也打算在廣西、雲南之南的藩邦發展一支力量, 這些藩邦從前是大明的藩屬國,而且這些國家內有上百萬大明遺民,我將在這一帶占個地,招攬大明遺民練兵。你們大明的神機營我覺得很不錯, 我打算在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大炮、火槍, 還要在藩邦組建一支炮兵和火槍隊。”

其實前幾朝,中原都不閉關鎖國,華人到南洋、波斯還是有許多的。特別是在鄭和下西洋後,華人到南洋就成百萬,以至於後世在清朝時甚至有人在南洋建立華人國家——蘭芳共和國(不過後來被荷蘭殖民者滅了)。

而這些華人事實上並不認同滿清, 所以到民國時, 孫中山先生革命喊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都得到世居南洋的華人打了雞血一樣前赴後繼、毀家紓難的支持, 而抗日戰爭就更不用說了。

甚至到了現代, 緬甸還有個特區——果敢區, 果敢人其實就是漢人, 是明末永歷皇帝帶著殘兵逃到緬甸的漢人。

果敢區和緬甸中央的矛盾重重, 只因漢文化無法被緬甸文化同化融合——漢文化從來只有融合別人, 別人占了地結果都是被漢化同化。在果敢區,果敢族人說漢語、寫漢字、過漢人的節日。甚至更搞笑又悲涼的是,他們的教育體系不完整, 果敢區的學校中居然拒絕緬甸的教材用中國的教材, 他們小學生學習課文寫著“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我愛北京天安門”之類的。

南洋或東南亞華人多愛國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他們對漢民族的文化認同感數百年不變,這也是漢民族文化的頑強性。只不過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土人對南洋華人的數次大屠殺,當時國弱民貧的新中國讓他們失望了,新中國無力救他們。於是,在現代社會,這些華人才漸漸融合進當地的文化和國家之中,成為那些國家的精英。

不要臉的“老黑魚”野心大著呢,這些暫且不細說。

玉堯又說:“然後,在大別山基地揭竿而起之時,南方迅速帶兵攻陷雲貴。雲貴一帶平定不到二十年,民族復雜,對滿清真心臣服者不多,且天高皇帝遠,他們對雲貴的控制有限,而我想辦法與雲貴大小土司結盟。北方大別山大軍出山閃電攻陷兩江,切斷北京和江南的水陸兩路聯系,那麽,我們就成功一半。自宋以來,江南就是朝廷的經濟命脈,常言道,蘇湖熟,天下足。滿清中央和整個北方沒有了糧道輸血,他們的兵馬又能有多少戰鬥力?一南一北兩地義軍對整個華中形成夾擊之勢。之後整個江南、湖廣、兩廣,我們南北夾擊慢慢打,一地一城的進攻占領……”

玉堯負手指點江山,說了戰略後,又說各戰術,還有對占地的蠶食治理,穩紮穩打,只聽得九難心馳神往。別說她認識的江湖人,就算是從前當公主時見過的朝廷官員,又有何人有這樣的信念、戰略,以聞所未聞的戰術?這小姑娘眼中的精芒和舉手投足的自信風流,這世間又有何人可比?還有包括救她的那位武功出神入化的青年的數名高手表現得畢恭畢敬。這些見識、派頭、氣勢都讓見多識廣的九難心底裏折服起來。

“你現在有多少人?有多少兵器?打下江南需要多久?”

“我現在,除了他們五人,能用的也不到百人,不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五人不但武功絕世,也算滿腹經綸,對我忠心耿耿,將來一生十,十生百,百成千。我們花十年之功,在江南復大明,再花兩三年之功,一舉攻陷京城,復我河山。長平公主,你若想將來的漢人江山叫大明,就和我合作,咱們定下盟約。這天下除了我,沒有人有那樣堅定的志向定要推翻滿清,也沒有人有我的能力。”

九難心頭砰砰直跳,她知道這是一場最公平也最不公平的談判。這小姑娘侃侃而談,不知為何,幾十年來她已經熄滅的復國夢因為她而重新燃起。這個小姑娘她不像只有六七歲的年紀,她就有這樣讓人信服的能力。難道這世上真有神童?真有神人下凡?

“你若打下江山,真讓我大明後裔當皇帝?”

“你們若不違約,我也信守承諾。”

“你不會利用完就殺了我們?”

“不會,我要的是實權,要改變的是漢人的命運,並不是為了皇帝這個名號。”

“你的條約……是什麽樣的?”

玉堯成功與長平公主定下條約,後世稱“武昌之盟”,因為是秘密在一間茅屋中簽定的,又稱“茅廬密約”。

這份文件約定:

一、大明指揮史年有升之後年玉堯將以“反清復明”為目的,積糧整軍備武,推翻滿清,光復大明河山。

二、大明最尊貴的長平公主代表大明皇室封年玉堯為“攝政女王”,總攬大明軍政大權,享有除了帝號及相關幾項皇帝專屬之禮制之外所有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