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1章(第2/3頁)

瑟瑟一下子覺得有些窘迫:“你早就看出來了……我是不是挺卑鄙的?”她撓了撓頭,委屈道:“我也不想這樣啊,可他們太過分了,我什麽時候狐媚惑主了?什麽時候欺壓忠良了?分明是這些自詡忠良的人一直在擠兌我……”

沈昭將瑟瑟圈進懷裏,將她緊緊攏住,疼惜道:“這都是我的錯。我以為先穩定朝局,然後再收拾這些人的嘴巴。我以為不許宮裏人胡說,就傳不到你這裏。卻原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防是防不住的。”

瑟瑟乖順地膩在他懷裏,眨巴了眨巴眼睛,目光清湛地看向他。

沈昭道:“我會權衡利弊,妥善解決的,你就放心吧。”

瑟瑟仰頭沖他笑了笑:“阿昭,你這般好說話,我都心虛了……”

燈燭搖曳,在沈昭臉上鋪了層柔色光暈,不知緣何,他腦子裏突然浮現出了一個場景。

年少的瑟瑟坐在蘭陵屋外的石階上,薄衫鋪在地上,纖弱孤單,沐在皚皚風雪裏,像是被整個世間遺忘了。

母親的冷落讓她覺得自己做錯了事,茫然失措,惶恐地乞求原諒,終於讓自己染了風寒,才能看見母親出現在自己的病榻前。

她忙急切地向母親保證:以後一定聽話。從此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姑娘,沒有隱瞞,沒有違抗,甚至連主見都不再有。把自己變成一個美貌好掌控的木偶娃娃,才不會被關在門外。

越想,沈昭就越覺得難受,那種滋味像是被兜頭罩了層厚布,憋悶得喘不過氣來。

他竭力驅散這種感覺,深吸一口氣,恢復冷靜,松開瑟瑟,將輿圖拿了過來。

修長的手指順著毗鄰北疆的山川河道一一劃過,最終停在了與它接壤的雲州。

“讓高穎先去雲州,同駐守在那裏的玄寧匯合,然後讓玄寧和高穎一起去中州。中州的那些將領既然跟姑姑和裴元浩有私交,那想來是會對玄寧客氣些的。”

沈昭見瑟瑟蹙眉,補充道:“如果玄寧能平中州之亂,我就有合適的名目將他召回長安。眼下這個局勢,同南楚遲早會有一戰,萬一……還是需要我禦駕親征,讓玄寧留在京中幫你,我也能放心。”

瑟瑟聽他這樣說,驀地緊張起來,沈昭安撫似的笑了笑:“沒事,不用怕。前世那般艱難,徐長林都不是我的對手。今生形勢一片大好,他更沒戲唱。我不過未雨綢繆,以應不測罷了。”

瑟瑟略有出神,忙又回過來,唇角勉強挑起,沖沈昭點頭。

封高穎為宣撫使的聖旨一出,在朝中激起不小的風浪。那些追隨在其身後上躥下跳忙著排除異己的官員都安靜下來,一時摸不清天子脈搏,不敢輕舉妄動,朝向瑟瑟非議的聲音自然也少了許多。

其實,這麽多年經沈昭大刀闊斧的整頓,朝中還是像鐘毓這般正直的官員多一些。瑟瑟這些年勤儉賢德,循規蹈矩,還是搏出了好名聲的,她又是太子生母,有子嗣傍身,合乎正統,也很得宗親之心的。

先前之所以有流言攻擊她,無外乎是有人想要渾水摸魚,眼紅蘭陵倒台後留下的勢力空白,想先造聲勢,再奪權。

可眼見他們為首的高大人被明升暗貶,發配去了北疆,這些唯利是圖的人自然不敢再逆勢而行,都消停了下來。

自高穎和溫玄寧入了中州地界,來自中州的奏報就一日多過一日。

十份奏報裏,有九份是高穎彈劾溫玄寧,說他立場曖昧,同中州那些狼子野心的叛將瓜葛不清,請求皇帝陛下予他處置權,將溫玄寧就地罷官,押解進京。

沈昭統統不理,將奏報扔到了一邊。這一回扔的力氣太大,奏報直接越過書案落到了地上,被瑟瑟撿起來,翻開一看,半天沒言語。

沈昭見她顰眉,不由得興致上來,將毫筆擱下,問她:“你有何看法?”

瑟瑟搖頭:“太不客氣了。上奏裏就叛將長叛將短,可見這位高大人在中州是何等頤指氣使。那裏寒風苦雪,將士們鎮守北疆本就艱難,這在京中養尊處優慣了的天子近臣一去就這麽高傲,我若是中州守將,就算本來沒有造反的意思,我也得反給他看。”

沈昭道:“他是東宮舊臣,向來與蘭陵姑姑勢不兩立。如今總算熬出頭來了,自然得端住這個身份,顯出他有著旁人沒有的忠心。”

瑟瑟一哂:“我看也未必吧。他當初要真跟母親勢不兩立,那為什麽還要讓自己的兒子和玲瓏結親啊?母親再跟父親和離,我和玄寧也姓溫啊,誰敢說溫家跟蘭陵公主府半點關系都沒有。無外乎當初是看母親勢頭正盛,覺得你未必是對手,想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罷了。”

沈昭神情寡淡:“人性如此,我心裏一直都是有數的。從前艱難時,自始至終站在我身後竭力輔佐,忠心不二的寥寥無幾。等大局已定,該論功行賞時,反倒也是他們安安靜靜,從不邀功。瑟瑟,我留著高穎,一來是因為他立了些功勞,二來是另有用處。你很快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