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3/3頁)

這倒且罷了,更要緊的,所謂恩科,便是新帝登基之後,第一次定下的天下門生,不論什麽,第一次得來的,總是會多留意些,便是帝王,也不能免俗。

而身為人臣,能讓君王記住你,卻是比一次春闈的功名排次,還更要實惠千百倍。

只是事關陛下龍體,這樣的內情都是瞞得緊緊的,並不會外傳,尋常人便是想沾這樣的光,也並未能成。

就像現在,雖說才是夏日,但是次年的春闈,就已經開始往送名了,送名也只有一月的功夫。

吏部收了學子人名數目,才可以按著名字一步步開始查明資格、準備考場等諸多瑣事,而對參考的學子來說,名字一旦送上去,除非病重不起,亦或者父母長輩逝世守孝這等實在不成的緣故,無故缺考者,是要落罪的。

要等恩科,這會兒便不能送名,可若是這一個月裏不送名,之後又沒遇上恩科,那裏外裏,便等於又要耽擱三年光陰再等下科。

事關重大,蘇大哥不敢全信,卻更不敢不信,除了道謝之外,之後的對話用膳時,便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滿腔心事。

直到齊茂行夫妻告辭離去,半日裏都心神不定蘇家大哥這才回了書房,卻是親自磨墨,動筆寫起了家信。

這事兒他自個定不了,最終,還是決定去問問遠在嶺南的父親。

當然,什麽新帝恩科,是決計不能明寫的,蘇大哥思前想後,前頭寫滿了家常閑話,最後才提了一句,妹夫齊茂行來過,與他探討了一番學問,最終建議他等暫且不考,再等下次,可否?

這麽說外人看見並無什麽毛病,可家裏人都知道,齊茂行是走了武路的,如何會考他的學問?

知道這個的,便會看出其中的不妥當之處。

而蘇德笙有自信,父親看到這話後,能猜得出其中內情。

路途遙遠,家書送出去近一月功夫,宮中都已給丹城郡主與齊侯府長子齊君行下了賜婚的聖旨,加封齊君行為郡馬都尉,賜財銀萬兩,因為趙王府請旨,不必另修郡主府,著與趙王府完婚。

趕在了送名前的最後兩日,蘇父的回信才又到了焦急不已的蘇大哥手上。

前頭也照舊是一些家常囑咐,直到最後,才輕描淡寫了回應了兒子的詢問,只一個字——

可。

蘇大哥看著這字,靜靜沉默了兩息功夫,便起身將桌上的《時文集》都暫且合上,又將書架上的四書重新拿了起來。

既然不送名,他的時間便一下子多了許多,可以將自個的學問好好的再從頭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