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夫君心涼(第2/3頁)

一想到這,他又是悔恨、又是慚愧,如何還能在抱節居裏好好待的下去?

既因為不放心,也因慚愧,他便堅持著叫長夏將祖母送來的輪器給他推了過來,強忍著顛簸時刀口一一陣陣的刺痛,叫了幾個力氣大些粗使下人幫忙,將他一路擡來了五福堂。

他如今一十有六,都已經是舞象之年,又不是幼時的黃口小兒,哪裏還能如孩童一般撒嬌任性,再連累春秋已高的祖母為他費力圓全?

他要親自過來,好好的開慰祖母,告訴祖母接庶兄回府的事他並不在意,讓祖母不必著急,也千萬不必為了他再與父親動怒,不過些許忍耐罷了,他並不在意。

等過了這些時日,他的傷毒都真相大白,一切自然就都恢復以往。

只是他到的時候不太湊巧,剛進院門,便正遇上老太太犯頭疾,屋裏的丫鬟們都圍在一團,連門口傳話的小丫頭都被打發去了叫大夫,沒人顧得上給他通報。

他坐的這輪椅能勉強上了回廊,卻實在跨不過這半膝高的門檻。

齊茂行雖然在院裏就聽見了祖母犯病的聲響,卻知道自己不良於行,開口叫人也只是更加添亂,因此便也沒有出聲,只是在屋外滿心焦灼梳著耳朵探聽。

好容易聽見祖母像是無事了,他這才剛將懸了半晌的心放下,誰知一轉眼,接庶兄回來且罷了,他竟就又聽見了繼母要將桃園分給齊君行去住?

這是什麽安排?簡直是欺人太甚!

他自小長在祖母膝下,與繼母李氏便難免疏遠了些,只是,情分雖不算親近,但逢年過節,進出禮儀,卻從來不曾疏漏過。

他自認對素日對繼母從無錯處,卻得來了李氏這般回報,再聽著夫人蘇磬音都已開口都為他質問起來,他自然不會繼續沉默,只隔著門簾,便立即開口回了“不答應”三字。

卻沒想到,剛才還幹脆果斷,為了他質問繼母的蘇磬音,這會兒見他來了,卻是立馬反悔了一般,只責怪他怎的不早些來?早些說?

他雖不愛讀書,卻覺聖人說的實在沒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女子的確與小孩子一樣,都會忽然就變,簡直毫無道理!

尤其是這蘇磬音!

齊茂行一時無言,回過神後,又記掛起了祖母剛才的頭疾,便索性略過這個話頭,只是側著身子,又往裏開口道:“祖母可好些了?頭還疼不疼?”

蘇磬音看著齊茂行面上的真心擔憂,再想到方才老太太的表現,心下便是一聲嘆息,倒也沒有插口,只退開一步,給他騰開了視線。

這人的年紀大了,就自然開始注重養生,加上老太太有個頭疼的毛病,素日裏就最是講究擋風聚氣。

不論座椅還是臥榻,只要是要長待的地方,便從來不肯正對著門外的寒風涼氣。

就像是眼下的進門不遠處,便擺著一座楠木底雕福壽如意的木屏風。因為進了春日,天氣暖和,前幾日剛將屏面換成一副輕如蟬翼的薄紗屏,上頭繪著的,也是松柏長青的好兆頭。

這是上貢的金蟬紗,不單輕薄柔韌,日頭下隱隱滲著金光,最妙的地方,就在於從裏往外看一覽無余,但若是從外往裏瞧,透過這松柏長青的圖案,便是隱隱綽綽,既隱蔽又透亮。

這東西便是宮裏也不多見,也是齊茂行機緣巧合才得了不到三尺,覺著難得,自個沒留,才特地送到了祖母房裏。

若是常人,從門檻外頭瞧進來,多半只能看見一派模糊,但是齊茂行卻又不同。

師傅常說他是天生習武的料子,便是因為他的五感天生便勝過常人,不論刀劍拳腳,還是弓馬騎射,練起來都是事半功倍,天生便比旁人快過許多。

這五感之中,自然,也包括目力。

靠著他這天生的好目力,即便是隔著這金蟬紗,他也清清楚楚的瞧見祖母聽見他的話後,先是微微擡了頭,像是要起來的模樣,但是不知為何,猶豫片刻之後,卻還是又重新躺了回去,微微擺手。

見狀,陪在祖母身邊的袁嬤嬤明白了什麽一般,低頭繞了出來站在門外,與他低聲開了口:“茂二爺過來,原本是該叫老太太瞧著高興高興的,只是您也知道,老太太才犯了病,服了安神的藥,剛剛才睡下了。”

“老太太實在是極少有睡得這麽安穩的時候,實在是難得,若不然,還是等著一會兒睡醒了,再叫人擡了軟轎,親自去抱節居與您說話?”

齊茂行自小長在五福堂,這裏的下人們都是熟識的,眼前的嬤嬤姓袁,是祖母身邊多年的陪房,素日裏最是親近信重的一個,也算是一手將他帶大的老嬤嬤。

袁嬤嬤的態度還與往常一樣,待他又親近又熟稔,說到最後,甚至還格外客氣的朝他彎了腰,求著若是一會兒老太太醒來了因她自作主張生起氣來,還請二爺看在她這張老臉,千萬為她說一句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