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林知府(第2/4頁)

錢老太爺很早的時候就收過京都的信,裏面就寫了關於林鶴擢升之事,還寫了因為林鶴的事,而汪貴妃那一派而生得各種風波,包括祁赟之和衛淞兩人隱隱分裂之事。

錢家私下裏找到了孫崢與岑薛青,鄖安現在雖好,卻不如建安府熱鬧,於是兩家商議過後,都已經在年前添置了建安的房子,而錢寶兒本來還悶氣自己和林昭分開的事,結果就聽聞了家裏的決定。

她的小嘴張開,眼睛瞪得圓溜溜的。

旋即,錢寶兒就捂著嘴偷笑了起來,這樣真是——太好了,雖說她知道兩人終有一別,這一日來得越晚一些越好。

*

在正月二十這一日,林鶴與臧翔運交接結束,臧翔運搬入到了鄖安縣衙,而林鶴帶著輜重離開。

當林鶴從縣衙出來的時候,半個縣城的人都出來相送,還有從各村裏趕過來的村民。

人很多,卻很有秩序,讓開了一條道供林家人離開,也讓臧翔運可以相送。

臧翔運跟著林鶴走遍了鄖安,他以前就知道鄖安的變化很大,但是沒想到林鶴居然這般用心,等到了官亭處,他竟是直接沖著林鶴跪下。

林鶴連忙上前扶起了臧翔運,“臧縣令折煞我也,萬萬當不起您這一跪。”

臧翔運被林鶴扶起,拱手說道:“下官定不負所托。”他轉過身,對著鄖安的百姓拱手,“自當以林知府為我輩楷模,勵精圖治,不負林知府所托。”

百姓大聲叫好,掌聲雷動。此時有人擡出了一柄大傘,各家出一小塊兒布料繡上各家的姓氏,縫合成斑斕色彩的傘面,讓工匠精心打磨了七十二根傘骨。

這柄沉甸甸的大傘就是萬民傘,岑薛青看著這一幕,在心中勾勒出畫卷來,等到了建安府她就會做下這一幅畫,這輩子萬民傘恐怕也見不到幾次。

岑薛青為了作畫,留在人群裏,而錢家的車馬在前面幾裏外等著,等到看到了林家的馬車,林昭就下了馬車,和錢寶兒並排騎馬。

正月裏風帶著冷意,悄悄鉆入衣領、袖口之中,趕馬車的車夫縮頭縮腦,但是林昭和錢寶兒並不怕冷。兩個小姑娘騎著馬你追我趕,偶爾路上的人見著了感慨一下還是孩子不怕冷。

兩人騎了小半個時辰,才坐回到馬車上,林昭在路過了以前的小山頭時候,還特地給錢寶兒指了指,“如月庵已經沒了,有兩位師太是去了新的庵堂,有幾位師太是嫁了人……”

在如月庵的日子住得並不長,林昭的記憶卻很深刻,她剛從拐子窩裏離開,是惠安師太握住了她的手,告訴她不用再怕,她有好多東西都不會,甚至還不會用柳枝刷牙,是惠安師太告訴她怎麽咬開柳枝,用裏面的細毛去刷牙。

錢寶兒以前對人的情緒是懵懵懂懂的,現在知道能做的是握住好友的手,兩人偎在一起,把自己的溫度傳給昭昭。

林昭說了一半的時候,忽然看到了熟悉的人,那不是別人,正是靜月,她早早還了俗,頭發已經很長了,背上背著一個簍子,裏面裝著她的孩子,她的手中還牽了一個孩子,她正在和人討價還價,忽然注意到了馬車。

靜月一愣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這張臉有些眼熟。

“居然是林大人的車駕。”

靜月在還價的時候,忽然聽到賣包子的人感慨,“林大人以後就是知府了,算了算了,今天心情好少收你一個銅板,走吧。”

手中的小娃娃看著靜月手中的包子,咽了咽口水,“娘……”

靜月心不在焉把包子掐開,一半給了手裏牽著的,一半遞給了身後的孩子,靜月吃著包子,本來是難得高興,今天是她生辰,可以吃點好的,一想到那個小尼姑居然做了知府千金,手中的包子都不香了。

靜月因為拿了周家的銀子,又沒辦法把小尼姑昭昭給周家,把先前的銀子都給賠了回去。後來是鄖河和翔安縣合並,靜月看到了有衙役把其他師姐妹給安置好了,想要還俗的,給上銀子給安排了,不想還俗的,幫忙安置到其他庵堂,只有她是無人管的,嫁給了琉璃匠,誰知道鄖安出了玻璃,他丈夫屯的琉璃原料都一錢不值,丈夫喝得醉醺醺的,先前不出現的衙役,這會兒倒是出現了,問她是不是要和離。

女人沒有了丈夫,豈不是平白被人欺辱?靜月當然拒絕了,這會兒看著林鶴做了知府,離開了鄖安,她心中又百轉千回了起來,她不喜林鶴,覺得他們壞了她的好事,也不喜林鶴為什麽扶持什麽玻璃窯,讓做琉璃的沒了活路,但是她也要承認,林鶴是個公允的好官,這次林鶴走了,以後應當再也不會有衙役過來了。

靜月渾身的力氣像是被抽空了,她坐在了地上,甚至覺得,是不是當時和惠安師太一樣,對林昭好一點,也不會過上這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