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皇後番外二(第4/7頁)

小小的少年郎就有這番膽氣,他們何懼之有?

年邁的師祖都跟著出海,受這麽一番苦難,他們唯有慚愧,唯有做得更好。

…………

師祖只寫過一封信回來給皇上,少年郎的保康卻是不一樣。他知道他出海在外家裏人擔心他,也知道家裏人不好聯系他,盡量經常寫信回來,有很多信件,他人都回來了幾個月了,她才收到。

她將這些信件仔仔細細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和她兒子以往的每一封信件放在一起保存好,她莫名地對師祖和兒子有莫大的信心。

能力越大對應的責任越大。海洋上風大浪大,吃穿住用都吃苦,她對兒子心疼,越是了解西洋人來到大清的苦難過程,越是心疼。可她不能阻止兒子踏向大海洋的腳步。

對了。兒子喜歡看美人,兒子長大了,她要開始擔心萬一兒子真帶回來幾個洋人美人兒,她該怎麽辦?她根本聽不懂她們的語言啊。

她要求八旗女學教授外國語言,女子也應該學學洋人語言,不光是騎馬打獵、讀書識字、算賬理家……

皇上生氣,皇上萬分不想答應。

“那些洋人男子一門心思要娶大清女子,還要加入大清戶籍,現在滿朝堂都是反洋人定居大清的聲音,這女子也去學習洋人語言?”

都去和那些洋人男子眉來眼去?絕對不可能!皇上作為一個男子,一個皇帝,一個父親……堅決不同意。

她沒奈何。

大清娶沙俄郡主可以,但要大清的公主郡主嫁去沙俄,不說皇上,就是她也不樂意。

“那要八旗子弟更多學習外國語言?多培養一些精通洋人語言的人出來,也是外交需要。中原政權一向自認為大國上邦,我們若和他們都開始‘平等’外交,估計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很大。”

“我聽說胤禟在洋人語言方面很有天分,可以著重培養培養。”

皇上萬分不樂意,但他思考片刻,咬牙點頭。

“皇後說的是。現在熊兒子去打西洋,他們都歡喜地嗷嗷叫。要叫他們和洋人平等交往……”皇上嘴角一抽,“現在就應該開始著手準備。”

接著又是瞪眼。

“保康要是敢帶洋人美人兒回來,絕對不給進城。堂堂一國王爺,納妾也不能是洋人女子。”

……??

瞧瞧這模樣?不就是怕保康將來的長子有了洋人血統?

“我聽說,那洋人女子,都信奉天主教,都一夫一妻。人家啊,做情婦,不做妾。”

皇上登時臉黑。

“成何體統?成何體統!這些洋人的想法,還是要禁一禁。傷風敗俗。”

皇上怎麽也不能接受女子這般行為。關外的女子自由改嫁,甚至不出嫁直接生子,但絕對不會去做人情婦。關內的女子講究三從四德,即使有出墻的,那也是極少數,大多數都守著名分上的男子。

光明正大做情婦,這在皇上的眼裏,那真是大逆不到。可惜皇上也知道,這就是人性,上帝也約束不了的人性。皇上氣哼哼地走了,估摸著是去南書房想辦法去了,她忍不住笑出來。

…………

皇子們有自己的課程。她和皇太後,公主們宗室福晉一起,更多地和京城的洋人女子接觸,試著去了解西洋國家的洋人生活方式,至少等保康回來說起出海的經歷,她們不能什麽也不知道不是?

洋人的生活,和東方人一點兒也不一樣。

洋人的女子也不裹腳,還喜歡舉辦各種男女一起參加的宴會,一起跳舞,跳通宵。

洋人的女子,信奉天主教,和男子一夫一妻。有恪守教義的,也有喜歡和男子一樣在外頭亂來,甚至生私生子。

洋人的女子,也可以幹涉政務,甚至有王位繼承權可以做女王,可以繼承家業,可以光明正大地帶著嫁妝再嫁。

一樣樣的,她越了解越是震驚。當然,她對西洋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震驚。

生牛肉可以吃,但人類距離茹毛飲血的時代那麽遠了啊。還有那女子的細腰,嚇得她真擔心風一吹就斷。

當然,她們也了解到,洋人眼裏的大清人。

那小腳裹得,可以走路嗎?太可怕了。

那父母扔棄女嬰,可以忍心嗎?太可怕了。

上帝啊,大清的美食太好吃了,煎炒煮燉的,這麽多做法兒,她們怎麽忍得住?她們的腰今兒又大了一寸。

男子可以光明正大拿妾室?妾生子有明確的家產繼承權?這太讓人驚訝了。

一樣樣的,她和皇太後聽著,都挺感嘆。

皇太後:“我聽說洋人中,有的人說東方人文化落後,說歐洲才是世界文化中心,說其他地方都應該接受歐洲文化。你們聽聽,這就是原因。”

“我們看歐洲人奇怪,不開化。歐洲人看我們奇怪,不開化。都認為自己的都是對的,別人的都是錯的。沒見過,也沒那個胸襟去接受不同之處。還是我們保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