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皇後番外一(第3/7頁)

她忍不住因為胖兒子“憂國憂民”的小大人模樣笑出來。

摸摸他的小光頭,目露擔憂:“中原都安穩幾十年了,可是南方這些年依舊戰事不斷。你要和你師祖去南方,你可知道這多麽困難?南方的亂,可不光是這些。”

她兒子挺著小胸膛,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保康知道。”

貼在她的耳朵邊嘰嘰咕咕地說他的小秘密。

那一刻,誰也不知道她內心的震驚。

天花,是信佛的先皇給兒子托夢,這個在民間有威望,但和皇權關系不大,尚且在可控範圍;可是火器……

她看著胖兒子亮閃閃的大眼睛,好似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驀然間,渾身熱血上湧。

“額涅的兒子,最乖。”

“保康最乖。”

母子兩個額頭貼額頭,一起傻笑。

那一夜,她抱著胖兒子,就這麽迷迷糊糊地睡過去。

她的兒子有雄心壯志,有能力,有心要做名垂千古的大事兒,她不能給他拖後腿。

皇上病好了,果然是一副你們都忘記冊封保康做太子的事兒的模樣。她沉默。

皇上領著一家人去五台山避暑,她來到兒子長大的地方,見到陪著兒子長大的人們,得以好好感謝一番,她非常高興。

兒子也高興,高興地帶著她去看他長大的痕跡。

在五台山的日子,真的是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不光是對於她一個人,佛門清凈地遠離俗世的五台山,對於每一個常年生活在四四方方的皇宮人來說,都是一個新天地。

端午節後,她兒子和他師祖一起出發南下,一幹皇子們沒有按照兒子的計劃跟著,她瞅著胖兒子遺憾又小失望的小樣兒,心情復雜;又因為他極力表現出尊重的小模樣,樂呵。

皇宮的生活啊,禁錮人,禁錮的不光是腳步,還有靈魂。想要皇子們踏出那一步,豈是簡單?

當然,她也知道胖兒子不會放棄。

胖兒子到一處就要鬧一些事兒出來,鬧得滿京城人樂呵,滿宮裏人羨慕,一幹皇子皇女們心癢癢不已。

忍啊忍,一直忍到胖兒子在黃海海域遇到海盜的消息送來,極大地刺激到皇子們那還沒圈養死掉的一腔熱血,他們再也忍不下去。

皇上無奈地答應。

皇上和她說:“孩子們長大了。”

她唯有沉默。

她兒子出京,太子和其他皇子們都出京,宮裏和京城裏的爭鬥形勢將會徹底停下來,孩子們還能放開心胸真正地體會民事艱辛,這是好事兒,她也支持。

如果可以,她也希望他們兄弟,可以打破歷朝歷代皇位爭鬥的魔咒,快快樂樂的,一直到老。

孩子們都出京,跟隨水師打仗,剿匪,安撫地方民眾。他們留在京城,日夜擔心,可光從他們的一封封信件裏就可以看出來,孩子們在肉眼可見地成長。

大阿哥知道了,軍功不光是爭奪皇位的籌碼,是一個熱血八旗兒郎的宿命,是一個有志兒郎保家衛國的責任。

太子知道了,作為太子,他要學的,不光是書本兒;他要承擔的,不光是他汗阿瑪的期待,赫舍裏家的希望,更是天下萬萬民幾代人的生命和生活。

他們的成長叫人欣慰和驕傲。皇上和她說:“保康說得對啊……”語氣那個復雜和感嘆。

她謙虛地笑:“他一個小人兒愛玩,哪裏想到這些?”

皇上笑著不做聲,她專心泡茶。

她知道兒子是有意的,但她也擔心皇上起來忌諱。天家的父子,關系太復雜。不說皇上和大阿哥、太子,保康,就是皇上和胤祉、胤禛……也一樣。

胤祉出門一趟知道了,讀書不光是爭寵表示聰明的手段,更是一個人開智慧為民出力的過程,是他的個人愛好。

胤祺知道了,一個人要學會勇敢,勇敢地學漢話,學武。

胤禛知道了,他要懲治貪官,他不容許有人在他眼皮底下弄虛作假。

他們都是好孩子。都應該是翺翔天際的鷹,而不是圈養宮裏的鷹。而且她知道,胤禛是兒子最喜歡的一個,一個性情堅定真摯的好孩子,胖兒子對胤禛一直都很特別。

茶葉在茶壺裏翻騰,花兒一般,她笑:“我們也去看看大海?把公主們都帶上?”

皇上聽了樂呵:“就知道你忍不住。都去,去看看大海。”

…………

心急於開疆拓土的皇上出京,太皇太後、皇太後、公主們都跟著,都看到大海。

大海啊,很美,很大。兒子展示給他們看的海洋地圖,更美,更大。

皇上沉默,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沉默,她也沉默。

大清的目標是統一草原和中原,這些都是陸地,他們對海洋向來是忌諱的,恐懼的。

但是海洋就在他們的眼前。

兒子因為陳近南的去世傷心,又因為南方漢人的命運擔心,生怕皇上來一個“重農抑商”再來一個強制性剃頭再來一個驅逐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