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2/4頁)

為首鬧事的五人,交刑部監看正法,其余一部分人分別發往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安插做苦差……”

“兒臣認為,縮減內務府開支是必然。以前一石粳米一兩五到二兩銀子,現在二兩。以前兩銀子可買五十斤豬肉,現在四十五斤。可是內務府的開支,從三十萬兩每年到七十萬兩每年。

八旗旗民都沒有‘鐵莊稼’開始自力更生,緣何內務府還要大吃朝廷? ”

皇上:“……”

皇上到底還要是保一保的。

臉色黑黑的,沒理也是理:“以前一個宮裏就幾個主子,現在你們兄弟姐妹多少個?以前你們都小,現在你們哪家沒有二十幾口子?出宮開府,就不花用內務府?”

“一年七十萬兩多嗎?你們皇額涅生活簡樸,一般不花用什麽。你太子哥哥宮裏有太子妃管著,這些年也沒花過不該花的銀子,你保康哥哥的宮裏更不用說,就六口人。”

胤禛:“……”深呼吸很呼吸。

“汗阿瑪,這七十萬兩銀子,是整個內務府自己的花用,俸祿、補貼、人丁繁衍……”

您老人家講不講道理?這都不是內務府花在我們身上的費用,是內務府花在他們自己身上的費用。

胤禛氣得就差和他汗阿瑪明說,一個內務府花起來銀子,和他們一個皇家一樣,到底誰才是皇家誰才是包衣?

皇上:“……”

皇上自知理虧,可是皇上更知道內務府如今的情況,已經是最好。

“這些年來,你們兄弟接連不斷地打壓貪汙之風,如今官場清明,內務府也越發透明,在汗阿瑪看來,這已經足夠好。”

“有些事兒,總要有人去做。有些銀子,該花就要花。一年七十萬兩就能養著他們,讓他們不貪不拿地心甘情願做事兒,很值得。”

胤禛嘴唇抿緊,不吱聲。

皇上忍不住就嘆氣。

“你啊,你的脾氣就是怎麽急躁。你們哥幾個都沒吃過苦頭,不知道人事方面的難處。七十萬兩銀子,你們若認為太多了,可以先裁到六十五萬兩,再裁到六十萬兩……慢慢來。”

“你看你們鬧出來的這一出,老功臣看了寒心,新功臣看笑話。他們都是包衣出身不假,我們要防著包衣做大奴大欺主不假。但你要明白,包衣和皇家一體。

漢人還說‘打狗要看主人’,你們兄弟作為主人,這番做法,你回去想想做的對不對?”

胤禛:“……”他就是單純的認為,這些人的家裏,這些年緊跟改革大機遇不要太富裕,不需要國庫這麽養著,這些銀子很可以花在其他方面……

好吧,他汗阿瑪的心裏,不管涉及到什麽,都是朝政穩定權利穩定為主。

胤禛眼巴巴地看著他汗阿瑪。

皇上牙疼。

“至於他們膽敢去圍堵你們的家,這個事兒你們自己看著辦。”

胤禛:“……”

胤禛沒奈何。他汗阿瑪這擺開架勢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胤祉乖乖地扯過他的書本兒,到大牢裏頭和這五百號子人開一場演講大會,虛心地聽取他們的心聲,任由他們大肆發泄一通。

胤祺乖乖地定下滿漢全席送到大牢裏,大家夥兒“感情深一口悶”,喝完這一杯你就是我哥們。

胤禛這些事兒都做不來,他這些年越發喜好佛法道法周易八字,他更是一直喜好書法,但他不能和他們談論佛法道法書法算命不是?

硬著頭皮,找到五百套行頭送到大牢裏,來一場變裝大賽。卻沒想到奇妙的效果,大家夥兒都覺得,原來他們的閻王臉阿哥也是這麽接地氣兒!

一群人玩得嗨起,胤禛也沒想到他們也不光是貪婪小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自尊自愛,扒拉著每一個人的八字給他們算命。

還別說,還真給他算出來幾位,尤其是其中一個叫高斌的。

鹽務河道,地方政務,他都有自己的看法,見識手腕都頗為不俗,在內務府和上三旗包衣中的人緣也特好。

三兄弟一起努力之下,給了這些“老家人自家人”足夠的面子,外頭人也都說皇子們做事厚道,對老一輩的下人恩威並施,處置得當。

內務府佐領們也都感激涕零,自覺受到皇子們這番厚待特慚愧,自覺地上一道折子,自動給出內務府人員整頓的最優方案。

佐領,滿語音譯“牛錄”,是八旗制度下最低一級管理者,掌管所屬二百戶人家的戶口、田宅、兵籍、訴訟等。

內務府佐領,又叫“內務府三旗佐領”、“上三旗包衣佐領”。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包衣佐領之通稱。

三旗包衣滿洲佐領十五個:每旗五個,包衣滿洲人、蒙古人編立。

三旗旗鼓佐領十八個:每旗六個,包衣漢人編立。

正黃旗包衣朝鮮佐領二個:包衣朝鮮人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