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4頁)

保康聽著他們一言一語的,不慌不忙,不疾不徐。

“吏部的事情,我正要有個事兒要說。大清國的孩子們進學後學習律法,好像都沒有學到心裏去,考試也知道死記硬背,考完就忘記。律法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門自救技能,豈可如此忽視?”

胤祥哈哈哈笑:“保康哥哥,這個事兒我知道。這不都是考試鬧的嗎?其實也不是考試鬧的,我們的文化講究‘情理法’,官府斷案子也是。就比如前幾天汗阿瑪剛剛審完的死刑案子。”

“東方文化裏面缺少‘契約精神’。這個一時難以改變。老百姓樸素的認知是,就是學會了律法也沒用。打官司要花錢,一般人家哪裏打的起官司。真到了要打官司的時候……”

胤禵麻利地接口:“托人情,找關系,送銀子……反正‘人嘴兩張皮怎麽說都是理兒’。官府斷案子的時候,翻翻之前這類案子怎麽判的,考量考量“情理法”,就這麽判了。”

保康擡手按按眉心。

“我知道世人對律法不大信任,律法也是人制定的,律法也是人使用的,學習律法不如和人打好關系。可是我們要完善一個司法體制,這套體制,不是來約束老百姓的,而是可以約束權利實施人。”

“打個比方,當年很多人借國庫銀子的事兒,為何沒人吱一聲一直到大哥提出來?權利大於法,缺乏有力的監督。如果在胤祚第一次朝國庫借一萬兩銀子的時候就有人敢提出來,後面的幾萬銀子的事兒就不會發生。”

胤祚:“……”默默鼻子,低頭不敢吱聲。

其他兄弟:“……”權利上:他們是皇子,老臣是老臣,就是最耿直的禦史也要掂量掂量“吱一聲”的代價。情理上,他們是皇子,老臣是老臣,花花國庫的銀子怎麽了?

好吧,這是不對的。一個個的,除了胤禛都裝鵪鶉。保康:“……”

看一圈兒這些糟心兄弟們,提出另外一個事兒。

“曹家和八大皇商的事兒,胤禩你來,先把這些年的賬目全部理清楚……”

胤禩心頭一跳,慢慢轉頭看向他大哥。

他大哥直郡王:“……”特無助地一抹臉。

“查查。工部的事兒也查查。這幾年,官員貪汙情況少了很多,胤禛將官場風氣維持的非常好。倒是工部的各種工程款這一方面……需要狠狠地查一查。”

一轉眼,對他們的保康弟弟/哥哥偷懶兒的批判大會,改成他們的保康弟弟/哥哥這段時間參與政務針對時弊的批判大會,各位哥哥弟弟們,懵。

秋日的上午因為小小的陰雨天帶上絲絲涼意,早朝後準備一邊休息一邊“舌戰康弟弟/哥哥”的一幹皇子們都焉巴巴的;這些日子專心負責秋審一事的皇上聽說後,搖頭笑。

曹家和八大皇商……皇上想一想,又忍不住嘆氣。他這些年給曹家的榮譽,確實太過了。現在收拾收拾也好,等將來歸攏一起算,那才是淒慘。

至於弘晏和南南的教育問題……皇上倒是不擔心。兩個孩子都是他們的阿瑪額涅親手養大,又是他汗阿瑪和他精心教導長大,就算有一時的小錯誤走了小彎路,那也不是事兒。

唯一的一點,兩個孩子都隨他們的阿瑪的心大,這將來……一套完善的體質約束“約束權利實施人”……

說句實話,皇上一輩子在權利窩窩裏打滾,皇上真不想相信這片大陸根深蒂固的“權利崇拜”思想會能有改善。

當然,有個約束更好。一個朝代剛發展的時候,蒸蒸日上,什麽整頓改革只要實施得當就可以完成。可是一旦到了發展成熟期,那就難了。頂多和前朝的“張居正”變法一樣來一個小水花一般的“中興”。

皇上心裏自有謀算,晚上的時候,太子來找他說著這個事兒,皇上就表示出支持的態度。

父子兩個散步,皇上的語氣也是平靜的。

“商鞅變法和張居正變化的區別,王安石變法,保成說說看?”

太子一愣:“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富裕強大。但他損害秦國王公貴族的利益,所以秦孝公一去世他就被車裂……”

“王安石變法,重在強兵,王安石也算是半個法家之人,可惜當時的大宋情況,他注定不能成功……

張居正的變法也是。很多人說如果張居正不死,變法得以實施下去,大明王朝就會興起……保成認為,沒有這個如果。”

皇上微微笑:“保成的認知很到位。宋朝有很多問題,在一開始的時候不明顯,宋仁宗時期還可以維持,到了宋神宗事情,變得嚴重,不得不變法。可是那已經晚了。”

“所謂的張居正變法帶來的中興,和王安石變法一樣,同樣帶來很多新的問題。”

“一個朝代,蒸蒸日上的時候什麽都好,人都追逐利益嘛,跟著你有肉吃,自然是一窩蜂地用上來。可是‘趨利避害’是共生的。一旦一個朝代開始走下坡路,不說改革,一片偶然的灰塵落下來,都可以壓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