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3/3頁)

保康:“……”

弘晏還好,只張大嘴巴。保康一看胖閨女眼睛發亮,嘴裏“啊啊”叫喚著小胳膊伸著一副要沖上去的架勢,趕緊離開。

阿彌陀佛。生龍活虎的就好。保康一點兒也不擔心他們之間的打鬧,反正手下都有分寸不會鬧出來人命。

彼得沙皇一腳踹翻一個日本使節,有他兒子扶著直喘氣,緊接著法蘭西王太子就去補上一腳……那個日本使節還沒爬起來,又被一只穿著黑布鞋子的腳踹倒下,這絕對是朝鮮使節在趁亂出氣!

一群人大亂戰,跟著大使們前來的各國侍衛們眼觀鼻鼻觀心,大清侍衛們更是不管。

日本啊,大清國內對日本這個存在於大清國內,咳咳,大清疆域越來越大,要不是另外一邊是大海洋,日本現在儼然成了大清的國中國,饒是如此,大清人還是覺得日本在大清國內,無他,另一邊的海洋也是大清噠。

大清人對於這個“國中國”早就忍到極點。

漢唐時期就和中原政權打仗,打輸了就求和做藩屬國,一看中原政權式微就狼子野心,在海上興風作浪,殘忍殺害沿海漁民,趁機入侵中原沿海地盤。

遠的不說,明朝末期日本浪人海盜團橫行海洋,引發一系列抗倭大戰,一直到三十年前還有倭寇橫行。

更可恨的是,當年就是小日本去打朝鮮害得大明三十萬大軍緊急從緬甸撤回來援助朝鮮,丟失大片南方土地,國力大衰。

說起來中原人和日本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那真是說個三天三夜說到漢唐時期也說不完。就好比中原和朝鮮的關系,中原和緬甸的關系差不多。

信仰生命可貴人文覺醒的歐洲人對日本人“動不動就殺人,動不動就自殺”的行為只覺得血腥變態,信仰“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中原人更覺得他們嗜殺成性愚昧無知。

關鍵,日本人對日本人,那也是對上趨炎附勢、對下兇狠殘暴,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也不把別人的命當回事,怎麽看都特不像正常人。

保康聽著人群的竊竊私語,微微笑。

小格格聽不懂,只知道他們的動作自己喜歡,特開心地在阿瑪的懷裏伸展胳膊腿兒;弘晏可以聽懂,又經常呆在他瑪法的身邊,偶爾聽他瑪法念叨幾句,對日本的印象也不大好。

弘晏的大眼睛亮閃閃,胖胖的臉頰肉嘟嘟的板正,瞬間做出大人說話的嚴肅樣兒。

“阿瑪。瑪法說他不喜歡日本。”

“哦,你瑪法還說什麽?”

“瑪法說西洋各國是大清的未來大患,日本和沙俄是大清的敵人,不管什麽時候,永遠的虎狼之敵人。”

保康樂呵。

“國家之間的交往,永遠都是‘遠交近攻’。因為一個國家一旦興盛起來,伴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需要,野心的膨脹……就要擴張,擴張從哪裏開始?自然是從周邊鄰國開始。”

弘晏:“那我們要開始擴張嗎?五叔說,我們的人口日益增加,經濟發展需要,鯨海必須確定屬於大清國的名分。三伯說,日本人厚顏無恥,給鯨海取一個日本海的名字,應該狠狠打一頓。”

“打一頓。”

保康還沒回答,小格格特歡喜地接上哥哥的話。弘晏開心地喊“妹妹棒棒噠。”小格格開心地喊:“阿瑪,哥哥。”弘晏就喊“妹妹”,保康因為兩個孩子的歡鬧哈哈哈笑。

“阿瑪的弘晏棒棒噠,阿瑪的小格格棒棒噠。”保康先給兩個孩子一人一句誇誇。

“鯨海在《漢書·地理志》中稱為樂浪海,大漢的樂浪郡等四郡在海域以西。南北朝期間,中原政權式微,朝鮮半島興起,島上的民族稱朝鮮半島的東側海域為東海。待北方遊牧民族靺鞨族建立渤海國,稱其為渤海。

大唐時期,大唐日本、朝鮮有來往,也有戰爭。大唐打贏了,確定東亞第一國地位,海域屬於大唐。宋朝時期重視海運,元朝時期不停擴張,圖們江下遊設立千戶所等管理機構,稱為‘鯨海’。

日本人稱呼其為‘日本海’,也可以理解。河流在遠古時期就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海洋在這個海洋爭霸的時代,更是重要。

鯨海作為太平洋西北部最大的邊緣海,東部的邊界由北起為庫頁島、日本列島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邊的邊界是歐亞大陸的大清;南部的邊界是朝鮮半島。

整個海域被大清、朝鮮、日本三個國家環繞。說它是誰的那?”

弘晏:“大清的。”

小格格:“大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