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頁)

查理親王聽得懵懵懂懂,只聽明白一句“天機不可泄露”,憑借他對東方佛門教義的理解,不再詢問。轉而說起大清國發達的紡織業。

保康看看時間,幹脆領著他去參觀內務府的一處古董作坊。

“自從開始大機器織布,傳統織布機就慢慢地被取代。如今還有的一些老作坊,都是懷舊的人喜歡穿傳統布匹,也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傳統技藝特意留下來。”

“傳統織布機都有一個傳統木床類似的框架,織布時,機身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一端是布滿經線的機頭,機頭兩端有六個翅,可控可放機頭轉動……”

離機頭不遠處安裝豎立的框架,通過上方的橫木棒向下引繩提拉兩個繒。繒,與機頭等寬、高約幾寸的長方形線刷,繒的下方通過引繩連接兩個踏板,輪流踏下踏板,繒便分出高下,均勻穿過細細繒眼的經線便被分為兩層。

織布梭子從兩層經線中間穿過,帶領緯線與經線交錯,再通過機杼的擠壓便形成布匹。這樣織出來的布匹全是手工,工序非常復雜,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前期的軋花、彈花、紡線、絡線、漿染、經線、刷線……單是織布就要再經過作繒、闖杼、吊機、栓布、織布、了機等等十幾道工序,再加上後面的暈染、晾曬……

如此下來,即便是之前男耕女織的時代,也不是所有婦女都是織布能手,很多重要工序都要請能手來幫忙。

保康細細地講解,查理親王聽得迷迷糊糊,但也大體聽明白。

就看著這間只有十台傳統織布機的小作坊裏,婦女們端坐在織布機這一端的布柱前,雙腳踏板上下交替,雙手輪換著操縱機杼和梭子,雙手翻飛,穿梭往復,嫻熟的動作如同大師彈鋼琴一般美妙。

走到作坊裏面,分別是紡線、染線、分線……的忙碌情景,分工明確。

再到作坊的後院,到處是晾曬的布匹,聞一聞嗅一嗅摸一摸,果然是和機器織出來的布匹完全不同的感受。

查理親王摸著一塊粗棉布,糾結半天也還是糾結:“……要說也說不出來,當然是機器織布更好,可,好像就是多了一份人氣兒。”

保康因為他的模樣和說詞笑出來。

可他的表情,充滿懷念,看向這些充滿“原始”感的布匹的目光,幽遠深沉。

“我小的時候,一下山就能看到村子裏的人們紡線、染線、織布……隨意走在一個巷子裏就能聽到織布機的梭子聲——現在大清國父老鄉親們的生活日益更新,傳統的織布機漸漸地消失在歷史暮靄中……”

不管怎麽維護傳統的一切,終究是變成歷史。

保康此刻聽著這織布機的梭子聲,到底是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節奏是那麽的熟悉,旋律依舊是那麽的動聽,女子們坐在織布機前的身影是那麽的專注,兩腳協調踩下踏板,兩只手來回投梭、接梭,經緯線在交織中變成一卷卷天然的、綠色的,涼爽透氣老粗布。

可這一切,不再是作為養家糊口的生計,不再是家家戶戶的必備,不再有那種熱火朝天的忙碌場面。

保康眼睛一眨,發現查理親王正朝他擠眉弄眼的樂呵,手上還摸著一塊紅色的粗棉布,當即笑出來:“殿下若喜歡可以做一身衣裳,只是殿下可能穿不慣,粗布一開始穿拉皮膚,要穿久了才舒服。”

查理親王眼睛一亮,歡喜得來——

“傳統不可丟棄。我要帶頭穿老粗布!”

保康:“……”

“說得對。傳統不可丟棄。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關注環境保護,我們可以相信,老粗布會有重新受到歡迎的一天。純棉質地、手工織造、古老民間工藝等特質,穿在身上,就是歷史的質感!”

穿在身上,就是歷史的質感!查理親王的心肝兒一顫。

“請問瑞親王殿下身上的衣服,可是傳統織布機織出來的布匹做出來?”

保康特“誠實”地點頭。

“汗阿瑪是一個老派的人,他總認為,不管什麽物事,人手工做出來的,才有靈魂才有精神氣。在汗阿瑪的帶動下,老布就是大清國的一種層次文化象征。皇家宗室、王公貴族,都還是喜歡傳統織布機織出來的布匹,棉麻絲綢紗緞等等。”

查理親王眼巴巴的。

保康被他逗笑。

阿彌陀佛。查理親王確實是一位可愛的年輕人。

“當然都可以做衣裳,款式有殿下自己定,殿下若有空,可以自己選布匹料子。”

查理親王驚喜得來——他還激動地來一個抱一抱。

“上帝在上,瑞親王殿下你簡直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主人。”

保康:“佛祖告訴我,查理親王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客人。”

兩個人四目相對,相視一笑,那場西班牙王位爭奪戰中的一切爭鬥,都變成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