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番外(第2/4頁)

隨著他們的行走,周圍的目光都看過來,保康心情特好地打招呼,一點兒也沒有被人看的不好意思,清清因為他帶著墨鏡,也沒阻止他。小兩口特自在地看著四九城熱熱鬧鬧的歡樂,自在歡喜。

“清清要吃玉米嗎?”保康聞到秋玉米開鍋的香氣兒,一眼瞄到玉米攤販前冒著熱氣的大鍋。

“一半。”清清不餓,但很顯然有人特想吃,還特想分享。

“好嘞。”特想吃還特想分享·保康歡樂地答應一下,牽著他的手就朝攤販前走。

來到買水煮玉米的攤販前面,雖然他大白天的戴著大墨鏡,可誰叫他身材高大,一看就是氣質棒棒噠戴著墨鏡也能看出來其五官精致?

特別是他身邊的小婦人,雖然長相格外美麗,可那通身的氣派,一看就是大家主婦。

混四九城的都是人精兒,立馬投來注目禮。

保康大大方方地買了一個水煮玉米,友好地對著眾人笑一個,拉著媳婦兒做到一邊的小桌子上,一道氣勁,一個玉米棒子分成兩份,周圍就響起叫好的聲音。

“公子這身手好!”

“哪裏哪裏,耍帥的把式,不敢稱‘身手’。”保康“矜持且謙虛”。

“耍帥才好,新時代的巴圖魯就要這般。不過公子這墨鏡也挺好,摘不摘?”

“不摘。媳婦兒會吃醋。”保康小小的“委屈”,渾身上下都是“顯擺”。

…………

清清剛好伸手接過半截玉米棒子,聽到他的話立馬臉一紅,輕輕瞪他一眼。

眾人:哈哈哈,哈哈哈。

一邊笑一邊佩服這位哥們兒果然是“顯擺”的行家,談笑風生間殺死一大片沒有媳婦兒的四九城兒郎,還有另外一大片是天天被媳婦兒嫌棄“就你那長相能有瑞親王一指甲蓋兒……”的。

一時間圍觀的老少爺們都散開,免得繼續受打擊。

保康就對著媳婦兒嘚瑟地笑,盡管有一大墨鏡遮住大半張臉可還是精髓畢露。

清清:“……”

清清不搭理他得意洋洋的模樣,專心吃玉米梆子。

…………

要說這玉米棒子,那真不是什麽普通吃食,晚膳時候一家人還吃了玉米窩窩頭玉米炒火腿。

玉米,自從在大清國繁衍生息,那就是大清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道吃食。立秋前後,其他作物尚未收割,四九城裏就出來“快籽白”和“小老黃”的玉米。

老百姓將籽粒飽滿的青玉米放入大鍋裏用清水煮沸,撲鼻的香味四溢而出,濃濃清香在各個小四合院裏飄蕩。

煮熟再看那金黃色白玉般的老玉米,沒吃到嘴邊就讓大人小孩一起垂涎欲滴。

嘗秋鮮的人們一邊啃著青,一邊品著鮮,親朋好友鄰裏到處談笑風聲樂成一片。

保康就特喜歡那個玉米窩窩頭。

保康用著水煮玉米,滿身愉悅之情溢於言表,清清就感覺她光看著就心裏甜甜的,比那玉米還甜。

清清:“蒸得的窩頭外表粗糙,表面毛毛烘烘的,還有個土名兒叫‘刺猬窩頭’,但真的挺好。松軟可口,味道香甜。”

保康立馬表示出遇到“知音”的激動:“可惜只能吃這麽一段日子,過季節存儲的也不好吃了。”

清清微笑:“過了這個季節,還有其他的新鮮吃食。晚上我們去吃爆肚。”

保康:“……媳婦兒言之有理。”

家裏長輩們和嬤嬤們管著,天天說內臟不能吃,天知道,他們兩個多麽想念京城秋天的爆肚。

“偶爾吃一次沒事兒,就少吃一點點。不要辣的大油的。”保康的模樣,一看就是生怕媳婦兒反悔暗搓搓慫恿。

清清樂得眉眼彎彎,重重點頭:“嗯。”

兩個人吃完一根玉米棒子,保康起身的時候,一眼瞄到一個小孩子來買玉米。

一個五六歲的小兒郎,剛剛剃辮子頭,明明長相清秀斯文討喜,但周圍的人對他避之不及的樣子,他也好像很有自知之明,將三文銅錢放在桌子邊上,等攤主將兩個玉米棒子放到桌子上,他才伸手去拿,拿到就跑。

保康納悶兒,清清也覺得奇怪,轉頭問攤主:“這個孩子是……”

沒想到攤主對他們猛烈搖頭:“奶奶莫問莫問幺。”

那模樣,好像是什麽不祥之人問都沾上一身晦氣一般。清清:“……”

保康猛然想起來什麽,對攤主笑笑,拉著媳婦兒離開。

等到離開攤販,保康慢慢解釋:“以往我們都沒注意。那個孩子,應該是行刑之人偷偷成親生下的孩子,或者是收養的孩子。他們一般娶不到好人家的姑娘,就去八大胡同贖回來清倌人做妻子。”

清清驚訝地長大嘴巴。

這真是以往沒注意過的事兒。

只是他們的孩子,還不是本人。本人是不是不敢光天化日之下逛大街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