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頁)

師祖哈哈哈笑:“當年太~祖皇帝年輕的時候,確實有一段非常窮苦的日子靠打獵為生。”

保康:“就是這樣。打獵吃肉,毛皮拿去賣,換取鹽巴和面食。”

師祖:“嗯。那時候太~祖皇帝還沒成家,還有弟弟要照顧,衣物鞋襪都還需要和漢人換取。”

皇上:“……”

在師祖面前極力克制自己的咆哮——是一時的打獵為生,不是你們老少說的好像做獵戶似得。

皇上快速出口:“台蘑燉素雞,台蘑燉山雞,清蒸魚、炸小魚,豆角煎土豆,大燴菜,燜面,蓧面栲栳栳,台蘑湯。”

“……再加幾道涼拌和一道摸魚兒素面湯。”

保康笑著答應:“涼拌紅果,酸酸甜甜;什菇清炒,鹹鮮可口;涼拌芹菜花生,清口香甜,再加一份台蘑醬,一份蔥燒苔蘑。半個時辰後就好。”

“好”字說完,人就開開心心地領著自己的小媳婦離開。

全然大方一派不需要避人的模樣,師祖還是笑,皇上眼見兒媳婦也被傳染的也是一派“大方”,忍不住和師祖嘮叨兩句。

“因為他執意不要侍妾,一個側福晉也不要。不說他的哥哥弟弟們,宗室子弟,整個四九城裏頭,乃至大清國,很多人家都鬧起來‘後院起火’。

“你瞧瞧他剛剛的小樣兒,”去後台抓山雞也要折騰一回“浪漫”,“這虧得離開京城,就這不著調的小模樣,偏偏有那些小姑娘就認為他深情,就要嫁進來,光老臣家裏都有好幾個哭哭鬧鬧的……”

師祖特淡定:“那是因為大清國像保康這樣的好兒郎,太少。”

皇上正要接口說還有那小姑娘為了熊兒子打架,喊話“非君不嫁”,猛然間聽到這麽一句,嘴巴張大說不出話來。

皇上自問,他為何要在他汗阿瑪面前吐糟熊兒子?他為何這麽想不開?皇上再次慶幸他已經過完五十歲大壽的人了,否則他真不敢想象自己的後宮會變成啥樣。

就感覺心裏頭特郁悶的皇上擡腳離開,師祖看著皇帝“活潑”的背影,笑著搖頭。

這頭師祖慢悠悠地出來散步,和大喇嘛等等人說說話;那頭皇上還需要將他今天剩下的事兒都處理完,才好準備用晚食。

這頭皇太後和皇後接見一些山西命婦和蒙古福晉,剛剛結束;那頭保康領著他小媳婦,在膳房裏頭,還真的自己折騰一道“台蘑燉山雞”。

不說瑞親王妃,那就是廚房的廚師們,誰也不敢相信他會做菜。

奈何保康信心滿滿:“我真的可以。我上次在宮裏做燉魚湯,家裏人都說好喝。”

發現誰都不相信的樣子,再次保證:“你們要相信快樂大師,這世上,就沒有幾樣事兒是快樂大師不會做的。做菜,絕對可以。”

瑞親王妃認為,既然爺這麽有“熱情”,那至少應該給予鼓勵,不應該打擊。

“我相信爺。”瑞親王妃的目光裏滿滿的都是崇拜和信任。

“我們相信王爺。”大廚們心裏琢磨,反正他們也要做台蘑燉雞,幹脆多做一份,隨時準備著。

保康因為他們的支持立馬信心膨脹,圍上圍裙抓著菜刀就開始動手。別的不說,習武之人在刀工方面絕對是不虛的,架勢擺出來,做一個素雞出來都有“庖丁解牛”的大師風範。

撥雞毛、放血解雞架,全程大肥“素雞”沒有一點兒痛苦之聲,圓滿完成。

是的,素雞,不說寺廟裏一般不殺山雞,菩薩頂這樣的地方一般根本就不需要殺山雞。

保康自信,就憑他的絕世廚藝,一定能讓菩薩頂的素齋更上一層樓——素雞類比山雞,進而讓他汗阿瑪吃的贊不絕口。

膳房裏的廚師們哈哈笑,也就他們王爺敢這麽和皇上頑皮。

瑞親王妃也哈哈哈笑,她也圍上小圍裙,一邊跟在膳房老師傅的身邊,學著處理采來的台蘑,以及其他菌類,小野蔥、小野菜等等;一邊眼睛眨也不舍得眨地看著他耍刀工。

保康全神貫注地發揮他的“手藝”,煎炒燉煲,在小媳婦和一幹僧人的幫助下,還真的在一個小時內做出來八大碗,有“葷”有素,有湯有菜,有飯有面……

清蒸高粱魚,“魚”的兩面都是外焦裏嫩,吃一口,酸甜適口,更難得是刀工精細,朵朵魚花那個叫多姿多彩,看著歡喜得來——都不忍心下筷子。

大燴菜裏面的番茄、蘿蔔、土豆……那個利落的刀工,切出來整齊的跟閱兵似的,單純利用各種蔬菜本身的顏色搭配在一起,看著就爽心悅目。

五台山鼎鼎有名的豆腐幹絲,估計他又是用內力做的,刀工精細到頭發絲兒,多種新鮮物兒搭配出來的鮮香,經過烹調復合到豆腐幹絲裏,吃起來那個叫爽口開胃。

摸魚兒素面湯,配以西紅柿湯調和,清爽利口,別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