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3/3頁)

保康呱呱一大通,他也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從腰上拿下來奶葫蘆喝一口,看看西落的太陽光揮灑在屋脊的雪上,略琢磨一番,接著說道:“做人,不光有快樂和歡喜,有的時候誰都覺得很累,做皇子,更累。

但是這就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偉大之處,不是嗎?這次太子哥哥能夠放手給‘對方’空間,保康很驚訝,保康佩服太子哥哥。太子哥哥懂了為別人思考,這很難,但太子哥哥做到了。”

說完後,他還和舉著奶葫蘆和太子碰一杯。

太子唯有苦笑,喝一口酒後,他的情緒稍緩,頗有些認同地說道:“是啊,這就是人類的偉大之處。”

露出一個笑,笑得嘲諷,嘲諷自己:“我做到了,可是我有時候,又希望自己沒有做到,沒有意識到……

作為太子,作為皇子,從小接受皇家教育,打小兒就認同汗阿瑪、老師們、嬤嬤們教導的道理,把自己硬塞進一個‘太子’的殼子裏……等到猛然間意識到的時候,什麽都晚了……”

太子情緒激動到無法繼續說下去。

保康轉頭看向他。

目光閃亮,太子甚至可以從中看到煌煌日光,獵獵朝陽。太子愣怔。

“不晚!”

保康的聲音鏗鏘有力,他面對太子的愣怔,又重復一遍:“不晚!”

太子嘴唇哆嗦:“不晚?”

“不晚!”

…………

兄弟兩個你看我,我看你,彼此的眼裏都有著對方的小人影。

保康的目光堅定有力,小人兒在太子的心口揮舞旗幟,搖旗呐喊。

太子的目光被淚水遮擋,小人兒仿徨無助,想要站起來,沒有力氣;想要就此沉淪,可是有個人,一直不放棄地拉著自己,告訴他,他可以!

太子伸手,握住保康弟弟的手,泣不成聲。

保康誤以為太子領悟了他給予的“勇敢”,稍稍放心,等他哭得差不多了,情緒緩和,當下就笑出來。

“太子哥哥莫怕。你要相信你以後的路,在你自己的手中,不在汗阿瑪的手中,不在文武大臣,天下人……的嘴巴裏眼光裏,你只是你自己。”

“可以趁此不忙的時候,好好想一想,要做一個什麽樣的太子,到底想要的是什麽?既然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也看到繼續放任的後果……振作起來,千萬不要放任自流。”

保康的話裏帶著一種力量,一種勇敢面對自己內心靈魂深處,所有隱秘所有痛苦快樂所有卑鄙肮臟光明溫暖……的力量。

太子的眼淚再也忍不住,汩汩而出。

太子縱然有千言萬語也說不出來,他所有的理由和委屈,在保康弟弟的面前,都是那麽的蒼白無力,都是那麽的“矯情”。

太子只和保康弟弟喝酒,喝得酩酊大醉。

臨醉倒之前,終於吐出一句心裏話。

“保康弟弟……哥哥……沒有退路了。”

保康呆呆地扛著醉倒的太子去洗漱間,扒去他的衣服,待宮人給洗澡穿衣,保康扛著他來到床上,給他蓋好被子,靜靜地看著他的面容一會兒……

幾分真?幾分假?如果是師祖在,一定會說,真真假假皆是虛妄;如果是大喇嘛和師兄弟,一定會說,在你懷疑“不真”的時候,就說明一切。

如果是他額涅,他額涅一定置之不理,自己該做什麽做什麽。

保康想著想著,微微笑開來。

看看時辰,幹脆去找鴻德格和潘雲、赫舍裏家、覺爾察家四個伴讀喝酒。

五個人打小兒一起長大的好友喝得盡興,其中潘雲一開始好似有話說,可難得五個人聚首,他什麽也沒說。

保康隱約知道他要說什麽,笑一笑,繼續猜拳行令用美食美酒。

美酒入喉,清冽甘香入胃入心。保康喜歡喝酒,雖然會臉紅,但酒量也很好。可他喜歡在高興的時候喝酒,從來不喜歡借酒消愁的行為。

阿彌陀佛。美酒是好物兒,快樂大師想了這麽多年,天天在五台山上看大喇嘛他們喝酒,如今自己終於長大到可以盡情喝酒的年紀。快樂大師特高興。

高興的快樂大師喝了一個春節,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初五的早上,薄霧散開,朝陽燦爛,和他額涅出發去五台山。

臨行前,皇上鑒於這幾天熊兒子的纏磨,面對熊兒子“堅持”的小眼神兒無奈妥協。

“如果你師祖同意你不還俗,汗阿瑪就同意。”

“謝謝汗阿瑪。”

皇上生悶氣,皇後微笑,保康歡歡喜喜。

不光可以借著“還俗禮”的事兒光明正大回五台山,還可以不用“必須”還俗,保康可不是打心眼裏歡喜?

他和師祖撒嬌耍賴求一求,師祖一定會心軟的。保康很有信心,扶著他額涅登上去五台山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