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頁)

保康面對他額涅的歡喜激動,不能自己,唯有心疼。

保康知道上次出海的從海外出來的青年人,瘦了、黑了,人傻了;知道他額涅日夜念佛擔心他,知道他額涅見到他,就是滿足,就和他汗阿瑪一樣哭著只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保康寧可他額涅嫌棄地說:“我們的大清第一美男子瘦了、黑了,傻了。”

保康默默地看著他額涅醉酒後睡著的模樣,那份心安,那份滿足,擡手擦擦眼睛的淚水,給他額涅放好床幔,慢慢退出來坤寧宮。

他長大了,他汗阿瑪和額涅給他準備了一座樂福堂。

他提著一盞小白白的小宮燈,踏著星光和月色,從坤寧宮慢慢來到他禦花園,來到禦花園裏的小書房養性齋,休息的地方繹雪軒,嗅著百花的香氣,看著海棠花的紅色花瓣雪花一般紛紛飄落……

他從禦花園裏出來,來到乾清宮,聽梁九功說他汗阿瑪已經睡熟。

他從乾清宮出來,看一眼自己進學的上書房,路過養心殿,來到自己的樂福堂。

皇太後搬出來慈寧宮,住進慈安宮。他汗阿瑪將慈寧宮封存起來,作為一個念想,還將原來慈寧宮的後殿後院改為樂福宮的穿堂殿,和原來的寧壽宮合並,做一個三進的小院子出來,給他做樂福堂。

一進門,清靜素雅的氣息撲面而來。一間間亭台,一道道門廊,寬闊舒展、精美雅致,還有兩座小巧玲瓏的佛樓。

保康慢慢朝裏走,二進門,面闊三間,黃琉璃瓦廡殿頂,與乾清宮、毓慶宮等等宮殿的樣式都不同。

東面廂房是外書房,南面是花圃園子。進去正殿,面闊五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次、梢間為檻墻、檻窗,檐下施以鬥栱,雕飾著精美的龍紋和璽的大幅彩畫,莊嚴大氣。

檐廊柱枋間都是鏤空的雲龍套環,枋下雲龍雀替,渾金鎏金,堂皇富麗。內外檐裝修以及室內的間隔、陳設等等,都是和他在坤寧宮、五台山的住處相仿。

再進來後殿——別有一番天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的三進園子,每一處景點都是布局不同,各具風貌,各有一番境界。

堪稱當代古典宮殿建築的精華薈萃。

金水河穿進來,緩緩流淌,百花盛放。

亭台樓閣、曲水小橋、假山池塘、古木參天。

紅墻黃瓦中的智慧結晶、桃花源。

保康微微笑。

月牙兒彎彎、星星眨眼。保康慢慢來到正殿後面的寢殿,在宮人的伺候下洗漱沐浴,平躺到他的大床上,眼睛透過“福壽萬字”的窗棱看著外面的夜空,眼淚慢慢流出眼眶。

很多出海回來的人,眼睛因為常年看著大海受不住,看到京城的一顆綠色大樹都抱著哭。

很多出海回來的人,很多還患了嚴重的心理性過敏皮膚病,怎麽也治不好,再也無法登船。

很多人都說出海回來的人,天天吃著罐頭和腌菜受不住,腸胃都吃壞了,現在喝一碗青菜豆腐湯都哭。

還說他們因為常年遠離故土,日日年年看不到親人和家鄉人,回來後看到路邊的乞丐就扔了一兩金子,讓乞丐去好好過日子。

…………

所以他汗阿瑪和他額涅一起給他造了這麽一個院子,只求他住的舒服。

所以他的兄弟們準備了幾袋子銅錢給他滿天揮灑,只求他抒發抒發回來的激動。

所以服侍他的人,包括貼身太監趙昌,都默默不做聲地做好一切,只因為知道他不想說話。

所以師祖一天也不多耽擱,立定要回去五台山。因為師祖知道,五台山的大喇嘛,師兄弟們,也都這般在盼望他的回去。

保康吸吸鼻子,擦擦臉上的淚水,心裏卻是酸酸澀澀,一腔淚水和著家鄉的星光月色一起流淌。

我回來了,我的親人們。

我知道回來後就會面對很多,可我還是那麽那麽那麽……高興自己回來。

保康心情舒暢,通體舒暢,一夜好睡到天大亮,接著再睡一個美美的回籠覺,一直到巳時的時候才起來洗漱穿衣。

他簡單地用了一點“早膳”,用著京城的豆汁兒、焦圈兒、芝麻燒餅、碗口黃兒……用心體會每一口豆汁兒那很濃很稠,酸澀濃重的口感,體會它那直讓人叫喚“愛的人愛死,恨的人恨死”的濃重情感……

好吃的讓保康想哭出來。

再來份焦圈兒蘸著,吃一口油油脆脆,吸溜一口滑滑稠稠,任由嘴裏麥粉的甜味消減豆汁的酸味,好似是家鄉在消減他的“近鄉情怯”,簡直棒極了!

記憶中的炸糕,和記憶中一樣面皮金黃特別誘人,咬起來特別脆,聞起來一股桂花香味,吃起來一點都不膩越吃越想吃。

…………

啊,是了,還有這熟悉的絲竹管弦之聲,不再是海風混合海浪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