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3/4頁)

師祖對此,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不管教義怎麽變化,獨身滅欲、六根清凈有助於修行,是一直不變的。

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除了元朝,為了維護宗教的神秘感,為了維護宗教秩序,社會穩定,也都有對和尚娶妻的打壓。大清在這個方面和元朝一樣放松,放寬,山西、陜西一帶,乃至整個西部,和尚喇嘛娶妻比比皆是。但是中原……

世人大多不懂多少宗派教義的事兒。一般都認為,剃度了就是和尚,就要遵守清規戒律。小徒孫頂著一個小光頭,正式行了剃度禮……可到現在,皇帝要給小徒孫定親事,也不提小徒孫蓄發的事兒?

師祖眼睛微合。

保康疑惑地看著師祖。

師祖微微笑:“天竺、印度娶妻的僧侶都是上等人,中原的佛家教義也沒有規定必須娶妻,必須不娶妻。可是經過宋朝明確出來禁止條文,明朝一朝的嚴厲打擊,現在中原的和尚,直接和‘不吃肉、不喝酒、不娶妻’掛鉤。”

“世人還稱呼娶妻的和尚為‘火居’,保康將來要做‘火居’?做‘火居’也沒事,保康是保康,師祖知道。”

保康:“……”

保康慢騰騰起身,一個“猛”撲撲到到師祖懷裏,有模有樣地掙命嘶喊:“師祖——師祖你看看這西洋人、日本人、滿洲人、蒙古人的發型,保康覺得,還是小光頭最美。”

師祖:“……保康覺得?”

保康:“……”

“保康錯了。不是保康覺得,是師祖覺得。”保康~生怕師祖和他汗阿瑪提及他還俗蓄發的事兒,繼續哭求:“師祖——師祖——保康就喜歡做和尚。保康寧可不娶妻,也要做和尚。”

“師祖——師祖——”

師祖對小徒孫假模假樣的哭嚎,一句話也不想說。

師祖眼神兒示意,保康知道師祖答應了,笑嘻嘻地爬起來繼續看文件。

…………

英吉利在和法蘭西的戰事中損失甚大,還有愛爾蘭的內亂,更重要的是,英吉利原本希望借此機會打敗法蘭西,打開美洲、非洲等等殖民地的入駐權。

計劃嚴重受阻,國內人心惶惶,他們目光又轉向印度這個地方,一個是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一個也是迫於無奈,更想重新奪回印度這塊殖民地。

而要爭奪印度,首先要打敗大清。

樞密院大臣同意,英吉利國王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這對夫妻,也就同意了上議院大臣的奏請,開始朝馬六甲發兵,一雪前恥。

頗有“柿子撿軟的捏”的味道。

保康看著英吉利的有關情報,時而皺眉,時兒沉思。雖然情報裏的人對於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這對夫妻入駐英國的事兒,當做是正常的皇家權利爭鬥,但是保康敏銳地嗅到其中“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嘴角抽抽,鼻子皺皺,時不時擡頭看一眼認真看書的師祖,偶爾擡頭看一眼船艙外這波瀾壯闊的藍天大海,眼前也是英吉利新興資產階級起事的場景,那場不流血的激烈。

三十年前,詹姆斯二世在國內迫害清教徒,還企圖恢復天主教,引起民眾的廣泛不滿,爆發“光榮革命”,詹姆斯二世逃離英吉利。於是英吉利樞密院大臣一致同意,去荷蘭請來奧蘭治親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一起做英吉利國王,共同執政。

瑪麗是詹姆斯二世的長女,她是一名新教徒,她支持丈夫主動冒犯英吉利和英格蘭,進駐英國,結束她父王的殘暴統治。

三年前,她與丈夫威廉三世簽署權利法案,兩人共同統治英格蘭。在威廉三世輾轉於愛爾蘭和歐洲大陸指揮作戰,呼籲共同對抗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時候,她在樞密院大臣的輔弻下,以自己的名義主理國家政務。

瑪麗二世活躍於英國國教會,很快以奮勉於政務和強大果決著稱。盡管威廉三世擁有大部分權力,但除了軍事,在國家的眾多事務上主要還要依靠她來處理。

她還自封為英吉利名義上的宗主國法蘭西的女王。

待人彬彬有禮,性格溫文爾雅,雖然大婚前就心有所屬,還是一枚明晃晃的同性戀,可她的美貌、修養、才幹……這般出眾,一直得到丈夫威廉三世的百般愛慕。

而威廉三世身體非常不好,還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他們夫妻沒有子嗣,保康猜測,下面的繼承人,很可能是瑪麗二世的妹妹。

也是一個聰慧有果斷的女子。

所以,英吉利的崛起,首先有了地利和人和,就差一個“天時”?這一次,法蘭西打敗英吉利,卻沒有直接打到英吉利國內,在最後一步因為海軍總司令準備不周全錯失良機,是不是“天時”?

這可能是法蘭西“收復”英吉利的最後一次機會。

保康笑,心裏頭琢磨著路易十四的繼承人,法蘭西不允許公主繼承王位的規定,不大“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