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3頁)

“強大”的種子種在他們的心裏,他們好似長大了一般,肩膀上有了重量,身上有了皇子的威嚴,皇子的氣度。

他們兩個到底是年齡小,對於這三年的變化,只有這麽一個感悟,強大。

不管是海上和陸地,都必須強大。

他們兩個回來五台山,知道保康哥哥不著急回京,他們也不著急,反正在哪裏都要學習。他們要和保康哥哥一樣強大,強大到有一天可以站起來,在大清的海面上,在大清的邊境線上,為了大清而戰!

他們這般變化,師祖和保康都看在眼裏,都滿心歡喜。

保康:“師祖,保康的弟弟們長大了。保康感覺,保康可以‘退休養老’了。”

師祖:“……嗯。”

“師祖,保康要睡一天一夜,不要喊醒保康。”

師祖心裏一痛:“……好。”

三月末的月牙兒彎彎,星星一顆一顆眨眼。保康閉著眼睛,喃喃自語了一句“師祖晚安”,人就睡了過去。師祖看著他,心裏更是難過。

他好像很久沒有難過的情緒了,可他還是難過。

自從回來五台山,保康就感覺自己渾身乏力,昏昏欲睡。好似缺少了幾百年的睡眠一般,好似要一睡睡到他徹底休息夠才好。

他知道師祖和大喇嘛等等人都擔心他,他也盡力配合他們白天的活動,比如一日三餐,可他真的困。

師祖知道小徒孫很累很累,師祖瞧著小徒孫眉眼間的疲憊,心裏頭特難過。

他知道小徒孫回京後的不適應,不樂意;他也知道,這是小徒孫自己要做的事兒,再累也要撐住。

在京城面對京城的規矩和爭鬥不喜歡,不適應。

在南海面對漢家百姓的時候,面對朝廷官員們的態度,皇上的態度,陳近南的事兒,傷心,難過。

在雅克薩的時候,主持談判,一力承擔起來巨大的壓力,領著將士們盡可能地打勝仗,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還要做出輕松的樣子不讓所有人擔心他。

微弱的星光下,師祖靜靜地看著小徒孫的睡臉,眼淚上湧到眼眶,又收回去。

他的小徒孫,在努力做他認為他該去做的事兒,做得非常好,他應該驕傲,他應該自豪。

師祖默默地收斂思緒,又恢復成那個風輕雲淡的高僧醒遲大師。師祖守著小徒孫,將天下和京城等等事兒都拋之腦後,只想他康復如初。

春風熏人醉,保康在五台山睡啊睡,好像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他吸收日月精華快樂長大。皇上在京城左等右等等不來熊兒子,收到師祖的來信,不由地眼睛濕潤。

皇上知道,熊兒子是真的累了,真的感到疲憊了,熊兒子將他的胤禛弟弟和胤祺弟弟護在五台山,不樂意參與京城的各種明爭暗鬥,也不想再去負責他兩個哥哥們之間的事兒。

皇上仔細地將信件又看一遍,小心地收好,收斂思緒,卻又思緒翩翩。

自從他接熊兒子回京,三年多了。短短的三年多,不光這天下,京城,現在也確實是大變化了。

不說其他人,皇上自己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皇上趕在康熙二十三的春節之前回來京城,今年一開春就緊急安排人出海,就那個太醫院的醫者王景明,還有那些對匠藝有天賦的八旗兒郎,還有那些有志氣出海看看的年輕人,通通送出海。

南下,北上,皇上充分認識到“這個時代”的戰爭的含義,對於天氣的預測,對於火器的依賴,對於馬匹和騎兵的落後……下定決心做一番變革。

時代大勢如此。他不能每次打仗都仰仗熊兒子一個人的“特殊能力”,他必須制造出更好的火器和大船,制造出更好的蒸汽機來代替騎兵,琢磨出更好的預測天氣的方法……

他攤開今年內務府新繪制的大清地圖,見識了“大清天下之大”,又笑。

誰能想到,大清的地盤,這麽大了那?

皇上之前做夢也沒想過。

皇上的胸腔裏升起一股豪氣,他要做的事兒可太多了——可以安排大兒子去兵營,可以安排太子去學習怎麽做一個變革中的太子,可以安排三兒子去學習其他各自知識……

然後皇上又嘆氣,因為他無力阻止他們對於皇位的爭鬥。

不光他的心態變了,他的兒子們,每一個都有改變,他的大臣們和百姓們,也都有改變。

一時間皇上感慨良多,又開始嘆氣,或者他唯一能欣慰的,就是他的熊兒子。皇上提筆給師祖寫信,答應師祖,保康盡管在五台山休養,胤禛、胤祉,等春節的時候回來京城過節即可。

…………

師祖和皇上都有了決定,胤禛和胤祉在五台山上跟著保康,學習,玩樂,成長,京城裏的哥哥們直接鬧翻了臉。

無他,他們也很累。

不同於保康這三年東奔西走,直接擔起來重任的累;也不同於皇上的操勞,操勞過後的野心勃勃、雄心萬丈,他們是,眼睛看到了太多,親自接觸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