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4頁)

保康對著他們笑,笑得他們腳底板生寒氣。

…………

第八天,索額圖冒出來,說:“可以將尼布楚一帶讓與俄國,以石勒喀河、鄂嫩河至音果達河一帶為界。”

還說:“我見戈洛文強要以黑龍江為界,態度強硬至極。皇上臨走有交代,若和談不順利,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楚為界,小小的讓步也可以。”

保康定定地看著他,看得他眼睛發飄額頭冒汗,保康直接從椅子上飛起來,一拳頭打出。

…………

一個月後,準格爾那邊有朝喀爾喀動兵的跡象,戈洛文的膽氣又起來:“沙皇陛下表示我們可以退步,中國士兵全部撤出中西伯利亞地區和霍克次克海。北面以注入石勒喀河的格爾必齊河為界,南面以額爾古納河為界。”

保康:“要打就打。”

…………

兩個月後,戈洛文氣急敗壞:“……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可先選定為待爭議地區,共同屬於中俄兩方。”

保康:“這些本為蒙古人居住地區,蒙古人現在歸附中國的大清朝廷,地盤就都是中國的。於喀爾喀毗鄰的外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霍克次克海、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以東……全部都是中國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知道中國漢朝漢武帝打到哪裏嗎?知道唐朝的藩屬國包括哪裏嗎?知道元朝忽必烈的故事嗎?”

…………

沙俄崛起,急切需要地盤擴張,戈洛文擔心回到聖彼得堡被沙皇陛下砍腦袋,堅決不讓步。

歐洲耶穌會的人發現他們在大清傳教沒有幹政的希望,又因為沙俄人對耶穌會的認同,雖然沙俄大多信奉東正教,他們的心也偏了,更何況,他們還在私底下接受了戈洛文很多貴重的禮物。

索額圖在這小半年過的非常不如意,特別是來到黑龍江後,皇上一改之前急需和談,一改之前“可退讓尼布楚,以額爾古納為界”的態度,明珠還大聲附和,又有回到當年明珠大力支持皇上消藩時候的光景,他就特別著急“立功”。

可是不論你們什麽需要,怎麽苦衷,保康的態度堅定。

管你來軟的,硬的,彎的,直的,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地盤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

他還擺出來一份份文件,聲明蒙古金帳汗國曾經和清太宗皇帝,清順治皇帝稱臣,有文書為證;聲明金帳汗國在滅亡之前也還留下文書,表示其地盤和百姓都歸大清。

一手揮舞著“古老的文書”,一邊眯眯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笑:“所以哥薩克地區,也是中國的哦。”

奶聲奶氣的小嗓門清脆響亮,響在每一個人的心上,響沙俄所有談判人的心尖上。

談判僵持。

…………

炎熱的夏天來臨,天氣的悶熱讓人的心情更不好。有的人樂悠悠地看熱鬧,有的人積極出主意,有的人“非常著急”。索額圖頂著還沒消掉的黑眼圈和太子談過一次後,就連太子都著急起來。

太子是真的擔心:“萬一準格爾和沙俄聯手打過來,我們就是腹背受敵。”

可是保康一梗脖子:“打就打,不怕。”

保康就是寸步不讓。

準格爾大軍開始朝喀爾喀進攻,“恰好”皇上因為熊兒子談判的姿勢,實在是不放心去木蘭圍獵承德度假。皇上還留在喀爾喀沒走出喀爾喀,皇上退回來領著他的大軍和喀爾喀大軍,直接和準格爾打起來,打得火熱。

皇上和噶爾丹隔著兩軍人馬,在各自的陣地上遙遙相望,身邊是炮火連天,烽煙彌漫。

沙俄將他們其他地方的兵力都調過來,陸續朝“他們的遠東”增兵。保康在戰場上“一馬當先”“一飛沖天”“一揮胳膊”“一聲呐喊”:“中國的兒郎們,為了我們的家園,扔啊————”

“啊”字的尾音長長久久,將士們扔出來的新式雷爆發出來的轟炸聲,也長長久久。

大清國一對二,打得一點兒也不虛。

前所未有的大戰,生死存亡的時刻,大清朝的所有人,滿漢蒙回藏各族百姓,士農工商各個階級,都行動起來。

所有的爭鬥都停下,團結一致,全力支持兩邊戰事。

京城的裕親王等等人安排藥材、糧食、火器……一樣樣地運過來。

天地會的人發動江湖人紛紛出手相助。

五台山的大喇嘛領著所有佛門弟子天天在輿論上支持。

顧炎武先生、黃宗羲先生等等文壇領袖也都紛紛站出來。

齊心協力,大清國人打得酣暢淋漓,嗷嗷叫著要一舉踏平準格爾,打到沙皇的老窩。

以前都覺得沙俄的火器好,大船好,可是大清朝掏出來的秘密武器,大戰船,比沙俄的還好,他們怎麽可能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