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頁)

畢竟善良和給予,也是人類的本能需求之一不是?啊不對,救死扶傷,乃人間正道也。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皇上挨個瞪一眼,最後瞪一眼作怪的熊兒子,領著兒女們大踏步,進去太醫院。

大清朝的太醫院規制,在康熙九年重新規定後就一直沒有變動,院使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禦醫正八品,吏目從九品。

按前朝舊制共設十一種大方脈、小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正骨科、咽喉科、痘疹科。院使、院判、禦醫、吏目、醫士各以所業專科,分班入宮,輪流侍直。

其他的時間,就是研讀醫書,互相交流,或者給其他人家看病把脈,或者作為內外教習教授內監中的學醫者,以及普通平民及醫官子弟中的學醫者。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聽王老院判喋喋不休地講解“皇上仁慈。這些年不斷地撥銀子來太醫院和種痘局,不光是研討醫術精進水平,更多的培養醫官人才。”

“初進醫者,自取同鄉京官印結,赴太醫院具呈報明,經太醫院首領廳驗看後,再取本院醫士、醫官保結,由院使,院判等人面加考試。醫學可造就者,準其在院候試,挨次頂補……”

重重考核之下,確定其人一定通曉醫理、身無過犯,並且人品端正,為人謹慎,再繼續學習深造,然後再重重考核。一直到太醫院的大佬們都認為,可以放心地推薦給皇上。

皇子公主們聽著這些都點頭,醫術方面必須謹慎,這般嚴格非常應該,皇上也給予鼓勵,說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再嚴格布拉布拉。

保康忍不住提出問題。

“王院使,學生們學習,只學主要的醫學經典著作,有關專科書籍。沒有更為系統的教學書籍?初學者都會四書五經嗎?他們能看懂那些厚厚的書籍?”

王老院使“……”

王老院使早就聽說,皇上為了保康阿哥專門讓江南文人做那什麽字典,聽到保康阿哥的話當下就特麻利地接口“小公子說得對,看不懂,初學者特別吃力。”

其他的皇子公主們“……”

皇上“……”

保康嘻嘻笑,覺得這位王老院使是一個妙人,他喜歡。

王老院使渾濁的老眼睛眼巴巴地看著皇上,皇上氣得幺,你以為你這一臉褶子和保康一樣可愛胖氣?

王老院使頂住“龍威”不放棄,一臉褶子那都是生活的智慧,老夫感覺自己非常可愛。

皇上咬牙“行——”

“既然要編寫正經的醫學教科書,就要好好操辦。多和國子監的夫子們請教請教。我們大清目前的大夫還是太少……”

考慮到馬上還有幾場戰事,“隨軍大夫方面,多加注意。目前國庫經費可能有所緊張,你們自己想辦法先克服著。”

王老院使麻利地做一個行禮謝恩的動作,滿面紅光,精神煥發,聲音豪邁“謝三爺,三爺慈悲。”

“太醫院眾人一定竭心盡力,培養更多合格的大夫救死扶傷。”

皇上點頭,保康沖著王老院使嘻嘻笑,其他皇子們不明白,王老院使看看皇上,看看保康阿哥,抹著眼淚解釋道“一幫子老頭子了,就想將這一身醫術傳下去。”

“編編書本兒,將這太醫院的空地兒再修建修建,各科一年可以多收取四五十個,比現在多一倍的學生。”

這不都是國家的醫者人才?

皇子公主們都若有所思,就是年齡小的懵懵懂懂,也知道,這是大好事兒。皇上心裏嘆氣,修養生息、百廢待興,哪兒都要銀子……皇上的感嘆只有一半兒,因為他看到熊兒子保康伸手戳保成的腰眼子。

熊兒子進宮了還是喜歡穿寬大的小袈裟,加上他三頭身的圓胖個頭,站在保成身後一戳,不是皇上一直關注熊兒子的舉動,還真發現不了。

而小太子因為保康弟弟的一戳,立馬醒神。

“王老院使不光醫者仁心,更難得一心教書育人,傳授知識——我——家裏有長輩們給的私房銀子,明天派人都給送來。”

…………

小太子一句話說完,覺得,果然“給予”很舒服。

皇上就看著王老院使感動加激動,花白胡子亂顫;就聽著其他的兒女們紛紛表態,還有保康拍小胸膛說“我姑姑姨姨們家裏也有銀子。”

皇上生怕聽到兒女們都說他們的舅舅家姨媽家都有銀子等等,趕緊領著他們直奔目的地——痘疹科。

因為皇上這些年對天花防疫的重視,痘疹科在太醫院也是混得風生水起,一進門就是一個送逗娘娘的神像,接著寬敞明亮的正堂和廂房,以及忙碌不停的痘疹科醫者們。

保康要見的人,痘疹科的王瘋子,就是其中最為醒目的一個。

大約四十來歲,身材消瘦,個頭也不高,一臉胡子拉碴的,一看就是一個脾氣很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