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4/7頁)

一個漢家江湖女子裝扮的女俠笑著,拿出一只隨身玉笛開始吹奏,瞬間有煙雨江南、筆墨之鄉的美景加入進來,那是廣州烏篷船、西湖清波,揚州明月……一一呈現的宛轉悠揚。

一個蒙古漢子聽著笑著跳著,也拿出自己的馬頭琴,坐下來輕輕拉動,那是塞外的大漠孤煙落日,敖包情緣。

還有那一位藏族小喇嘛安靜地舞起來他的柄鼓,舞動他對佛祖的虔誠,對人間的熱愛。

…………

保康眼神兒疑惑,迷迷糊糊地看向師祖。

保康的胳膊腿兒不知道怎麽搖擺了啊,師祖。

這大合奏,歡樂是歡樂了,可他聽著,這完全不合拍,而且曲子裏好像還有了爭風頭的架勢啊,師祖。

師祖微微笑,用眼神示意鴻德格,鴻德格立馬從圍觀之人的手裏借來一只嗩呐。

那個手持嗩呐的當地漢子,滿心意動,特想參加,但他又怕自己的嗩呐一出手,咳咳,“萬籟俱寂”。

就見師祖拿起黃銅嗩呐,簡單的試音之後就開始吹奏。

這下子,好了。

嗩呐一出,誰與爭鋒!嗩呐為主引,但絲毫不搶風頭;管弦絲竹之聲不由自主地跟著,卻又絲毫不落下風。塞北大漠、江南煙雨,西域風情……一起大和鳴,遼闊滄桑、和而不同,大氣磅礴,氣沖霄漢。

保康直覺得胸腔裏有一股氣上湧,揚天發出一聲獅子吼:“嗷!”

“嗷——嗷——嗷——”

奶聲奶氣的吼聲回蕩在天地間,引起眾人心裏的豪情,都一起跟著“嗷嗷嗷”大吼。

大漠黃沙戈壁,茶馬古道上的商隊騎著駱駝即將進城。

繁華都市中,皇帝一家人出宮祭祀與民同樂、歌舞升平。

江南水鄉,塞北草原,鳳凰飛翔,巨龍騰空,扶搖直上九萬裏傳達他們的一聲聲,來自靈魂深處的吼。

吼完後,一抒胸臆,通體舒暢,眼明心亮,渾身發亮,都覺得身輕體健,特別想要瘋狂。

眾人都一起朝他們的快樂大師哈哈哈大笑,眼神兒親近寵溺。可是這個臨界點的氣氛中其他人尚且可以克制,唯有保康向來是最沒有心理負擔的人,最是放得開。

就見他一邊沖著師祖大喊著“師祖,你看保康跳‘江山萬裏、盛世華章、五千年華夏五湖四海九州同’”,一邊就打起來他剛學會的醉拳。

倒立、出拳、踢腿……說實話,快樂大師的一招一式都很有靈氣,打得非常好,可那個胖胳膊腿打起來……

偏偏鴻德格和潘雲也跟著打拳跟著喊,鴻德格還吼起來“呼麥”特嘹亮。

人群裏的小孩子們也都跟著亂擡胳膊,一起喊“阿爹/阿娘/爺爺……都來看‘江山萬裏、盛世華章、五千年華夏五湖四海九州同嗷——’”

眾人實在忍不住,又是一場哈哈哈大笑,還有當地的年輕少男少女一邊笑著,一邊舞動他們的拳法,大唱什麽“塞外雪路,江南柳岸,五台佛國……一起迎歲竹過新年……”

然後,師祖剛剛營造好的壯觀氣氛,就這麽一下子給打破了。眾人被引導,被感染其中,不知不覺地就打破自己心裏的那層“矜持”,徹底放開自己,縱情地跟著來一個“群雄亂舞”……

師祖:“……”

師祖的呼吸一頓,吹奏的節拍一頓,隨即又領著其他樂器一起扶搖而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就讓剛學了一點詩詞的小徒孫拿來這般用……大清入關,一統塞外江南,也是“九州同”嗎?師祖眼睛微合,此刻什麽也不想,只繼續吹奏手裏的嗩呐。

…………

他們這裏的動靜鬧得太大,在山下做佛事的和尚喇嘛都知道了,和縣衙裏的一幫師爺一起過節的周縣令也知道了,山下縣裏的八旗駐軍總兵們也都知道了……容若、石溪道人、阿靈阿也都聞訊趕來……

周培公在心裏默默念叨著,小阿哥的那句“江山萬裏、盛世華章、五千年華夏五湖四海九州同”,嘴唇動一動,擡手擦擦眼角的淚水。

九州同,九州同,真的可以“九州同”嗎?

顧炎武先生四處遊學講述,華夏是文化,華夏文化有容乃大,包括任何一個民族,九州,包括關內關外,包括江南江北,包括沿海西域……他也以一己之力去達成這個“大同”,可是他們都基本不抱希望了。

可是,他們的小阿哥,今天,此刻,大聲地吼了出來。

帶領著五台縣的各族百姓,一起,大聲地,吼出來。

周縣令看了一會兒,心裏五臟六腑翻湧,傷心難過復雜無法言說,幹脆離開人群。

阿靈阿看一眼容若,估摸著他應該不會和皇上寫信布拉布拉,再看著周縣令明顯不對勁的背影,瞧著石溪道人也是嘴唇哆嗦,眼眶濕潤的激動模樣,眉心一皺又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