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5頁)

太皇太後一面警惕皇上居然沒有猜疑保康,一面也是滿心滿臉的無奈:“鴻德格的母親,那是打小就那樣的性子,嫁了人,哪知道……說他們一家‘憨憨’吧,但每次都傻人有傻福,這估計也是老天爺特殊厚愛。”

皇上楞眼,擡手按按眉心。

這樣的人他也知道,天生的“腦袋簡單,什麽也不多想”,可現在的問題不是他知道不知道。

“鴻德格的身份……皇祖母……”皇上為難。

這麽一個身份的小喇嘛去了五台山,其他人都會以為蒙古鄂爾多斯一系都靠向了保康……這簡直……

太皇太後也為難,太皇太後想起來明珠和索額圖他們得知消息後,會有的反應,也是頭疼不已。

皇太後自覺她打小就拿那個憨憨的堂妹沒辦法,低頭不吱聲。

皇上深呼吸再深呼吸,皇上很想說,直接派兵將鴻德格送回家可以不?瞧著皇祖母和皇額涅臉上的為難,說不出來。

過了好一會兒,太皇太後揮揮手讓蘇茉兒領著其他人都退下去,直接問道:“保康,皇帝有什麽打算?”

皇上的直接反應:“赫舍裏下葬,保康必須回來。”

太皇太後接著問:“序齒?”

皇上呆愣愣地看著皇祖母。

皇上從沒想過,不給保康論序齒。

皇太後發現他們祖孫兩個又僵持起來,心裏一嘆,開口打破沉默:“回來送赫舍裏皇後進皇陵,還回去嗎?”

“上族譜是一定,論序齒?”

論序齒的話,當為四阿哥。一個母家強勢,母親還在世,也算是年長阿哥中的一個嫡出小阿哥。

這樣的一位阿哥此番回宮,皇家和朝廷該做什麽表示,是裝作什麽也沒發生,和其他阿哥一樣對待,還是……

皇上明白他皇額涅的問題,也聽明白了皇額涅的態度,但皇帝嘴唇緊抿,就是不開口說“還回去”三個字。

太皇太後心裏的嘆氣更甚。

“保康是一個好孩子,更難得的是,康健,聰明。如果皇帝有心,早日讓保康回京才是。”

“我聽說,太子,大阿哥,三阿哥,胤禛,都給保康寫信,保康也都給回信了。還畫了一只花叢裏的小豬崽,鬧得他們哥四個也去睡花叢,結果讓小蟲子嚇得那個樣兒……”

說著說著,不光皇帝和皇太後笑出來,太皇太後也笑出來。

皇帝那天看到四個兒子毫無形象的“淒慘”樣子,真的也挺“心疼”。可這事兒,真不能怪保康。

保康體質特別,一年四季甭管是山上還是街上,他自己從來都是蚊蟲不沾身,他壓根想不到花叢中有蚊蟲這個問題。

“皇祖母的想法,也是玄燁的想法。讓他們兄弟早日多處處才好。”

“皇祖母和皇額涅你們想不到,等你們見到保康就知道,那皮實的,每次氣得你要暈過去,還能笑出來。玄燁就擔心他回宮後,這宮裏,估計能給他鬧翻過來。”

太皇太後每次聽皇帝提起來保康,都心生憂慮。皇帝自己沒察覺他提到保康時候的神態表情,她看得分明。

那是父親對兒子的寵溺,不是汗阿瑪對皇子的維護。

太皇太後:“孩子皮實一些也好。”

皇太後趕緊接口:“對。愛玩就多玩玩。”

皇帝:“……”

皇帝知道皇祖母和皇額涅說得都對,如果保康回宮,最好是放養著,養成一個不懂政務的小紈絝最好。

可是皇帝還是不想答應。

胤祉、胤禛等等小阿哥他都精心養育,用心培養,更何況是保康?

三大巨頭沒有談好,暫且擱置此事。針對於鴻德格的事情,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人都到了五台山了,你就算給送回家了,就能當這事情沒發生過嗎?愁!愁!愁!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看著皇帝那壓抑克制的背影,一起去佛堂念佛。

當年,十一個小阿哥只活了這麽幾個,每天膽戰心驚的養著,**辣地送走一個保康,白白胖胖,人見人愛的不足滿月的小娃娃,不說皇上,就是她們,心底裏也紮著這根刺。

皇帝在三藩平定後就迫不及待地去了五台山,一去就是兩個月。她們都知道,可無法阻止。

如果可以,她們也想見一見那個孩子,長成什麽樣子了?每天過得怎麽樣?他知道,宮裏有著他的親人們嗎?

阿彌陀佛。佛音清心、凈心。皇上手裏轉動著佛珠串,慢慢踱步來到南書房,腦袋裏還在不停地思考。

“參見皇上。”

請安的聲音喚醒了皇上的神志。皇上說一句“起”坐到裏間,招來兩個親近大臣:“澹人、敦復,你們說,阿哥回宮之後,如果冊封,該給什麽封號……?”

高士奇和張英聽蒙了。

保康阿哥不光回宮,還要冊封。而皇上顯而易見已經是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