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頁)

縣令:“……”氣幺,是他不當他們是大清子民嗎?是他們不想做大清子民!

可他怎麽和三歲的小娃娃說這裏頭長達百年的仇恨糾葛?

上山的一路上縣令就聽著,菩薩保等一幹親衛“極盡客觀”地介紹小琉球的各色人物,還說什麽他們在陳近南的操辦下已經和日本、暹羅、安南各地通商,生意多好多好,更是氣到不行。

到了山上,師祖先是高興於小徒孫安全無傷地歸來,還沒有受其影響和往常一樣和他撒嬌,放下一直提著的心,接著就瞧著他們的面色,特別是縣令那個好像誰欠了他幾百萬兩銀子的“氣包臉”。

等到房間裏只有師祖和保康兩個人的時候,縣令終於忍不住,對著小胖娃娃特氣不順地說道:“我們也馬上開海!”

“和日本、暹羅、安南各地通商!”

火氣十足,跟和誰較勁一樣。

師祖微愣,雖然不明白縣令的“火氣”從何而來,卻也從容點頭。保康反而瞪大眼睛。

不平定鄭家勢力能開海?縣令上次說不是備軍西部準備和噶爾丹大戰嗎?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聲東擊西。

趁著噶爾丹那邊還沒有準備好沒有一舉進犯大清,不光是要平定北方的俄羅斯禍亂,還要盡可能地平定沿海內亂。

當然保康對縣令那是不會這麽說的。

“大清沒開海?”一副好不驚訝的小樣兒,“縣令你要好好上道折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讓沿海老百姓可怎麽活啊?這都是民心啊——”

最後一個“啊”字拖出來長長的小尾音,跟山下人耍把戲唱戲吆喝的腔調一樣,聽得縣令那個氣啊。

偏偏他還端著一副“憂國憂民”的小樣兒窩到他師祖的懷裏,特討巧地問道:“師祖,保康說得對不對?”

縣令氣得五官變形,但他師祖還就回答了。

“保康說得對,最近學習非常好。”

保康一臉“謙虛”:“師祖,保康不敢當。都是縣令教導得好。”

縣令:“……”自己手裏的一塊大石頭砸在自己腳面上什麽感覺?就他此刻這樣。

自從來到五台山他就在這對老少面前太憋屈了有沒有。但是縣令更憋屈的是,這還真是他教導熊兒子的大道理,他還不能和熊兒子解釋,他為何要禁海、遷海。

縣令長長地舒出一口氣,不用照鏡子他也知道自己臉上推滿了生活的不如意。

…………

不大的房間裏縣令一個人喝“悶茶”,對面師祖和保康特和諧地說著今天下山的事情。

保康抽空瞄一眼縣令的臉色,心氣兒特順,看得他師祖在心裏一直搖頭。

將來,縣令……哎,且珍惜現在吧。等將來保康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師祖默念“阿彌陀佛”。

縣令後背一涼,瞧著熊兒子舉著糖葫蘆和他師祖顯擺有人送他糖葫蘆,默默安慰自己,錯覺,錯覺。

因為明天就開始道場,縣令擔心熊孩子感情用事不顧他自身安危,幹脆今晚上就留在山上,於是三個人一起用晚食。

一般佛門中人一天兩頓齋飯,晚上不進食;皇宮裏的人正經用飯也是早膳和晚膳,也就是保康眼裏的早飯和午飯。可是保康這個習慣了一日三餐的人受不住啊,而且他消耗量大,每頓食量都比一般小娃娃大。

縣令和師祖、保康兩個人一起念經一起用齋飯,瞧著他兒子用飯的姿勢神色,一直提著的心放下一半。

舉著小湯勺一勺接一勺台蘑炒米飯,腮幫子一鼓一鼓的,享受美食的歡實勁兒溢於言表,看得他都可以多吃一碗飯。

師祖看一眼縣令,在心裏搖頭。

保康第一次經歷這種刺殺綁架場面的時候,其實非常害怕。

一個一歲的小孩子,突然發現一直陪自己的大和尚身上流出紅紅的“血”,睡著了,不動了,怎麽呼喊也沒有回應了……他怎麽會不害怕?

很多人都很不在意地說小孩子還不知道生死這一類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已經有所知曉了,特別是以保康的早慧。

師祖決定在縣令離開五台縣之前,和縣令好好談一次。